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5P模型”视角下的政府组织信息网络安全人员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01:44

  本文选题:信息网络安全人员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参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组织信息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多数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是因组织内部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或监管不力而引发的,信息网络安全人员管理是政府组织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核心。但是,当前政府组织信息网络安全人员管理还较为薄弱。为此,有必要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应用到信息网络安全人员管理中,并借鉴美、英两国相关管理经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人员管理体系,构筑牢固的信息网络安全"人事防火墙"。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incidents are caused by the weak security consciousness or supervision of the staff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personnel is the core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However, the current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personnel management is relatively weak.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5P model" of moder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personnel, and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personnel by learning from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Build firm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personnel firewall".
【作者单位】: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本刊实习记者;;维基解密与信息安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知津;张默涵;;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研究[J];情报科学;2008年02期

2 卢新德;;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战略设想[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张晓岚,施少范,高世文;信息战与航天信息装备[J];上海航天;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斌君;韦杨;巩荣;;B/S环境下反网络钓鱼双向身份鉴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昱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耀远;新世纪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潘磊;部队通信单位的网络安全防护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肖红琳;电子文件法律效力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杨中锋;新军事变革的国际政治效应[D];吉林大学;2006年

6 朱玉明;论国家安全中的网络安全[D];湘潭大学;2006年

7 经纬;DVI视频信息反截获硬件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杨欣欣;美国新军事变革对其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9 孙兵;基于对抗的网络系统攻防安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匡沈阳;网络社会伦理危机及其军事影响[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迈新;;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马振清,马运鹏;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组织绩效评估的动因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王丽丽;;论政府组织中的支持关系[J];商业时代;2007年19期

4 胡晓东;;政府组织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1期

5 彭建平;;公共服务: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J];决策咨询通讯;2009年04期

6 徐云鹏;韩静娴;;政府知识共享机制构建各因素辨析[J];现代情报;2009年10期

7 贺军;;政府组织项目知识管理模型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0年03期

8 张首魁;浅谈政府组织行政成本及其控制[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戚鲁;论人本观下的政府组织绩效管理[J];江海学刊;2005年01期

10 毛新伟;;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及对策[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任晓林;;政府的开放性:社会化管理的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胡义;;试析政府组织发展与职能健全的路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鹏;;社会资本视阈下政府部门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胡岩梅;胡润忠;;知识型政府构建要件探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7 张洪彬;;对政府知识管理提升政府能力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劲松;;论NGO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及其消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璋;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N];学习时报;2003年

2 茅于轼;为什么要有非政府组织[N];发展导报;2002年

3 颜军祥 崔光胜;如何建立学习型政府[N];学习时报;2003年

4 韩卫平;公共管理主体问题初探[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5 记者 姚星宇;让“两声三乱”制造者公开道歉[N];九江日报;2009年

6 王家合 鲁涛;公共服务伦理研究具有时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戚鲁;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彭忠益;公共组织视角下政府领导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王甲成;政府成长论[D];苏州大学;2006年

4 丁锋;基于OB4LAC的政府组织授权系统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岩;行政改革模式下学习型政府组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2 毛新伟;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其在政府组织中的运用[D];武汉大学;2004年

3 周琼;基于公共行政价值的政府绩效评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谭亦玲;政府回应性同民主政治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育;政府流程再造的方法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胡润林;“问责”制度化与行政人伦理自主[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7 官宇;论政府利益对政府价值实现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袁晋铭;S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再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9 何向辉;任务型政府组织类型和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扬;政府的自利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5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45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