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文化情境变迁中政治认同的生成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09 16:42

  本文选题:政治认同 + 文化预制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文化情境是政治认同孕育的源泉与土壤,它直接关系政治认同的道义合法性与情感支持。文化情境的变迁与政治认同的生成样态紧密相连。纵观文化情境的动态变迁,东方君主专制时期、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与中世纪时期,在主体的附魅、利益的"充公化"事实生态中呈现专制型文化预制下的价值附和。当历史步入近现代,身份的多重、利益的多元、消费的至上,在东西方隐约呈现消费型文化预制下的价值分殊。伴随着公共领域的拓展与治理民主的尝试,民主型文化预制下价值共识成为变迁走向。与此相应,政治认同呈现个体遮蔽与外在强力下的混沌化认同、"唯私症"与"冷漠症"双重裹挟下的私密化认同、自在自为的理性化认同的生成逻辑。
[Abstract]:Cultural context is the source and soil of political identity,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oral legitimacy and emotional support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change of cultural situ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roughout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cultural situation, the oriental monarchy period, the western ancient Greece, ancient Rome and the Middle Ages period, in the subject of enchantment, interest in the "confiscation" of the fact of the ecological presentation of autocratic cultural prefabricated value echo. When history steps into the modern times, the identity of the multiple, the diversity of interests, the supremacy of consumption, in the East and West, the value of the prefabricated consumer culture is differe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attempt to govern democracy, the consensus of value under the prefabrication of democratic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change. Accordingly, political identity presents the formation logic of individual sheltering and chaotic identity under external force, privatism and apathy, and rational identity.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生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研究”(14CKS011) 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意识形态自信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研究”(2016MZXQ08)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类)“基于政治认同视角的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升研究”(2016GXJK022)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资助项目(YQ2015034)
【分类号】:D0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年12期

2 丁忠甫;;论基层的政治认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薛中国;;政治认同概念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程波辉;;论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J];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袁其波;;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杨勇;娄淑华;;论政治认同[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胡岳鹏;倪大伟;;政治认同与利益表达相关性探析[J];前沿;2008年07期

9 孔德永;卢业美;;政治认同的类型、特征与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丁忠甫;郑林;;政治认同的合力论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2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璐;利益、制度与价值—政治认同的逻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孟令辉;城乡政治认同比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郭静;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民众政治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姜惠凤;网络化时代的公民政治认同建设[D];济南大学;2016年

6 杜明利;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视域下政治认同建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飞;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6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66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