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仪式的符号学解读——以阅兵式为例
本文选题:政治仪式 + 符号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政治仪式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政治传播渠道,古往今来,时间的累积和历史的演进将政治仪式推向神圣化,历时性的使用使政治仪式从传统中获得理据性,强化了政治仪式的神圣性。现代社会中,各国通过政治仪式符合文本聚合轴的选择与使用传播政治意图、完善政治体系、推进政治文明,共时性的使用使政治仪式具有普适性并获得普遍理据性。历时和共时交汇的政治仪式符号文本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规则,是有效的政治传播手段和权力维护手段。
[Abstract]:The political ceremony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state power. Through the ages, the accumulation of time and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have promoted the political ceremony to the sanctification, and the diachronic use of the political ceremony has made the political ceremony obtain the motivation from the tradition. It reinforces the sanctity of political rituals. In modern society, the political ceremony accords with the choice and use of the text aggregation axis, the political intention is improved,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perfected, and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promoted. The use of the synchronic use makes the political ceremony universal and generally justified.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olitical ceremony symbol texts have relatively stable structure and rules, which are effective mean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owe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娟;;雅典民主国家形成、发展与衰微的政治社会学再认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汪又菊;;仪式与生存逻辑——从人类学角度解读《红楼梦》中贾府祭祖仪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4期
4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岳永逸;传统的动力学:娃娃亲的现代化生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邓小娟;;甘肃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遗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索龙高娃;解读肃北蒙古族"剪胎发"仪式[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年01期
8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美丽;任义国;;运城关公传说的民俗学解读[J];沧桑;2010年08期
10 邓伟龙;尹素娥;;仪式教育: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应当关注的问题[J];创新;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黎林;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窦烨明;制度化宗教的本土化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杨;“开国大典”的政治仪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杨巧;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的意义建构:效用与局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蔡伏虹;信由何生?歪脖老母民间信仰的人类学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书椿;胡适的美国式民主政治理想的破灭[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文小勇;试析我国政治文化的“二元”结构模式[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曾丽霞;浅议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培育[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李晓寰;论政治文明价值观[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赵虎吉;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J];浙江学刊;2004年03期
6 朱选华;培育公民的政治意识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再林,肖向龙;求善的政治——现代情境下的孟子政治思想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刘果;;在内圣与外王之间——由“勿之所至”论孔子政治理想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杨燕萍;;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的张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陈中浙;;先秦儒家政治理想建构的文化基础[J];哲学动态;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永飞;;《管子》政治思想的当代审查[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张百顺;;政治文化视角下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思考[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4 王卫国;;政治思维与政治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5 王国勇;刘洋;;布依族政治哲学思想浅析[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姚红;周琼;;论生存环境变迁对青年的影响[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史巍;韩秋红;;现代性的政治规划与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墨菲的民主政治理想[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方世南;;政治文明与人的主体意识[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巴晓津;“道德政治”是传统中国的政治理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梁忠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政治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倩黎;讲政治与“讲”政治[N];解放军报;2012年
4 杨丹荷;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江苏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现实要求[N];新华日报;2004年
6 郭岚;政治上始终坚定[N];解放军报;2007年
7 同煤集团平旺物业管理公司 王红平;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N];大同日报;2011年
8 策划 王亚明 统筹 崔同 孙德中;政治文化:华夏政治文明的基石[N];河南日报;2007年
9 刘洁;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修养[N];首都建设报;2008年
10 韩震;作为社会妥协机制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贤明;论政治责任[D];吉林大学;1999年
2 王焕炎;制度·权力·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3 宁文晓;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于春洋;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曹军;宋教仁与清末民初政治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虹;技术负荷政治的哲学追问[D];东北大学;2006年
9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陈华仔;“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与和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静;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政治文化构建[D];济南大学;2010年
2 李静芳;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海霞;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晓春;政治文化和谐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姜炎炎;梁启超“群”视野下的民族建国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杨远方;中国传统士人政治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陈增礼;王赣愚政治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王淑琴;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D];山西大学;2004年
9 王伟勤;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政治参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家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96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9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