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的逻辑:从学理到实践
本文选题:福利 + 福利多元组合 ; 参考:《天府新论》2014年06期
【摘要】:在走向国家民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对于"福利"的论争就从未停息过。只有明晰"何谓福利"、了解"福利"的特性和逻辑,才能保证福利政策和福利治理的有效性。福利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一旦"平等自由"、"公平正义"成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时,无论是政治议程还是经济安排都会与"福利"实现自动勾连,打上"福利"的烙印。福利既不能单纯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加以界定,也不能单一地从制度或行为层面加以理解,它是一个多维的、整体的概念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mocracy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debate on welfare never stops. Only by clarifying the meaning of welfare and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ogic of welfare can the effectiveness of welfare policy and welfare governance be ensured. Welfare is a historical concep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notation of welfare has been enriched and the extension has been expanded. Once "equality and freedom" and "fairness and justice" become the mainstream value of a country or society, both political agenda and economic arrangement will automatically connect with "welfare" and be branded as "welfare". Welfare cannot be defined sole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ividual needs, nor can it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institution or behavior. It is a multidimensional, holistic concep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田凯;关于社会福利的定义及其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再探讨[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1期
2 田毅鹏;吕方;;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冯敏良;;“社区参与”的内生逻辑与现实路径——基于参与—回报理论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1期
4 冯敏良;;隔离社区的兴盛与社区治理的迷思——中国式社区治理的范式危机[J];学术界;2014年03期
5 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吴昕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丁文广;秦静;;甘肃省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5 吴艳美;任建兰;;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吴春梅;路宏伟;;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8 屈晓娟;;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9 陈平;;安徽省农民进城务工对“三农”建设的推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10 张树全;;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彭国胜;;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意识探析——以贵州省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经济学方法论[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廖慧卿;;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的多中心治理之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颖;;公共服务的概念、分类及供给主体创新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柱;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韩平;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政府管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桂彬翔;湖南省电力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苏鹏;社区服务流程再造公众满意度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委倩;诸城市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e
本文编号:1981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8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