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党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

发布时间:2018-06-05 10:19

  本文选题:政党认同 + 政党软实力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摘要】:政党认同是任何政党上台执政与在位执政的前提。政党软实力作为影响与号召民众的能力,其内含的政党价值观、纲领政策、民主制度和政党形象等资源为执政党获取政党认同提供了重要保障。社会转型期,为突破政绩困境,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开发和优化政党软实力资源,提升软实力水平,不断夯实民众对党的价值认同、利益认同、规则认同和道德认同。
[Abstract]:Political party identity is the premise of any political party in power and in power. As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and call on the people, the soft power of political parties contains the resources of party values, program policies, democratic system and party image, which provid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uling party to gain political party identity.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of polit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constantly develop and optimize the soft power resources of political parties, enhance the level of soft power, and constantly consolidate the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interests, rules and morality of the party.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资本与可持续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研究”(11YJA810001)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资本与济南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11DZI17),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市基层党组织软实力建设研究” 济南大学“社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J];探索;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10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年04期

2 柴宝勇;;合作性政党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实现形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3 柴宝勇;;西方“政党政府”理论的新解读——涵义、运转、理论困境与发展趋势[J];探索;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灵君;;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执政党认同吗[J];山东人大工作;2010年12期

2 杨绪盟;;政党认同研究述评[J];理论前沿;2006年21期

3 柴宝勇;;政党认同研究在中国:综述与评价[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4期

4 柴宝勇;;政党认同研究在西方:综述与评价[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柴宝勇;;论政党认同与政党领袖的关系[J];理论月刊;2009年05期

6 柴宝勇;;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7 祝灵君;;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执政党认同吗[J];共产党员;2010年24期

8 史献芝;赵天娥;;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逻辑关联性及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2011年02期

9 李建中;;以世界为视角看战后公民对政党认同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刘性仁;;论西方政党重组概念——以台湾地区08年后之个案分析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柴宝勇;;论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问题及对策——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本文编号:1981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81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