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表性到代表力:政党研究的可能路径
本文选题:代表性 + 代表力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摘要】:"代表性"是包容政党差异性的核心概念。因为没有代表性的组织势必沦为宗派,而代表某个阶级的强意识形态政党是无法强大起来的,唯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党,才能赢得执政地位。从代表性到代表力,政党因代表性而正名,从此有了生存的正当性;因代表力而成长,从此有了努力的方向。代表性可以自我标识,而代表力却是需要政党努力去争取。基于代表力的政党建设,需要政党与其代表的社会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对政治生活中不同群体的利益关切,及时作出回应。而这恰是各类政党发展的共同目标导向。
[Abstract]:Representativeness is the core concept of containing the difference of political parties. Because unrepresentative organizations are bound to degenerate into sects, and strong ideological parties representing a certain class cannot be strong, only broadly representative political parties can win the ruling position. From representativeness to representativeness, political parties have the right to survive because of representativeness. Representativeness can be self-marked, but representativeness is a struggle for political par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based on representativeness requires political parties to b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ocial groups they repres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respond to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groups in political life in a timely manner. This is exactly 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political parties of the common goal-orient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13BDJ004)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选举研究”(12JDSZK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兼析新民主主义理论生成的实践逻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祥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2 刘绵锦;;从苏共败亡看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志峰;;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彭江;“学习型社会”教育政策的政治资源优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成云卿;;双重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之路:新加坡的例证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8 杨辉,李彦彬;俄罗斯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对对外政策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谢宝富;论当代西方立法机关的“橡皮图章化”趋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范树成;西方国家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立富;;地方效能政府建设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霖;;论新闻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孙力;;发展的困境与文化选择的关键性[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5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必要性与不充分性:个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毅峰;;再论政府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选择——由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怪像”现状引发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8 丁威;中国中间党派研究:1937-1949[D];西南大学;2011年
9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洋;互联网对“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吴剑峰;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薛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萌;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远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苗志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平思想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黄美妹;走向行政问责[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业英;;历史当事人的记述与历史真实——新见《剿共随军日记》释读[J];近代史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赫伯特·考夫曼;邹建锋;;政治权力与行政的分权化[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康之,罗乐;探讨公务员制度的代表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吴国栋;;关于政党价值追求的思考——政党政治战略与其代表性关系初探[J];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9期
4 吉迪恩·拉汉特;瑞文·哈让;理查德·卡茨;毛兴贵;;民主与政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5 吴国栋;;关于政党价值追求的思考——政党政治战略与其代表性关系初探[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8期
6 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J];开放时代;2006年05期
7 文雨;;中国人的“官念”[J];甘肃教育;2010年21期
8 罗双平;20世纪人事管理代表性理论[J];中国公务员;2000年03期
9 ;读书[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6期
10 李文彬;;论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问题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建新;白锐;梁茂春;;中国行政学方法论分析:2000—2004年的抽样调查[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石秀华;;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与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忠春 新华社记者 朱治德;江泽民讲话是理论创新的最具代表性成果[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杨多贵邋李士;国家健康: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研究[N];学习时报;2008年
3 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N];学习时报;2006年
4 张敏;多视角研究欧洲各国政党的执政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祝灵君;作为实践形式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6年
6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 余华青;推动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巨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北京大学 李风华;政府职能不全都是公共服务[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杨雪冬;寻找大众的“政治面孔”[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欧阳景根;政治发展理论的序列观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何鹏举;马克思主义公共权力观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4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0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