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融入与重塑:19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与民族主义思潮

发布时间:2018-06-13 00:00

  本文选题:年代 + 中国共产党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致力于"救亡图存"的不同思想势力纷纷汇入民族主义思潮。思想主体的多元性使民族主义思潮呈现出复杂面相。至1920年代,民族主义已成为社会动员的普遍话语,政党也构成了主导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经过对民族主义拒斥到接纳的调适过程,成功融入了民族主义思潮。通过建构与批判的正反两方面行动,中国共产党围绕"帝国主义"本质及其在中国具体表征的批判,从"反对帝国主义"价值逻辑上重塑了民族主义思潮。1920年代中共的融入与重塑,使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获得了新的面貌,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主义思潮的主导,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果。
[Abstract]:In the era of historical transition to world history, different ideological forces devoted to "saving the nation from the nation" have merged into the nationalist trend of thought. The pluralism of the ideological subject makes the nationalist ideological trend take on a complex aspect. By the 1920s, nationalism had become a popular discourse of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had become the main force leading the trend of nationalist though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the nationalist trend through the adjustment process from rejection of nationalism to acceptance. Throug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ctions of 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riticizes the essence of "imperialism" and its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in China. The value of "opposing imperialism" logically reshaped the trend of nationalism. The integration and remo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1920s brought a new look to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nationalism in modern times, whil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ominated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nationalism. It is the practical result of Marxis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11BKS060)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2010BKS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钛;;“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建构——以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为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李时岳;二十世}\0初年中国知媂界的帝国主义观和民族主义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龙;;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3 方潇;;跪还是不跪:人权的一个身体姿态史考察——以中国法律史为主要视野[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4 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周丹;;康有为革命观念的再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邹环;;论清末民初国民公德与私德的转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7 苑秀芹;;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发展变迁[J];才智;2009年07期

8 刘毅;;人性与法治:中国法律传统再反思[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9 付强;;国家与社群的误读——论刘禾教授《个人主义话语》一文的问题[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敏,杨芳;政治中的人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玉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3 胖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4 张满;;历任中央四代领导人关于干部素质培养的思想分析[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2中国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三届党政与企业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2年

5 李方祥;;毛泽东的勤俭建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张洪军;尚金州;;1935—1938年初:中共代表团对毛泽东的重点宣传[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李洪峰;;毛泽东为什么特别重视调查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3年

8 李雅兴;刘义群;丁琴;;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4年卷[C];2014年

9 秦正为;;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雅兴;刘义群;;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A];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建设[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元超;论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韬;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D];西北大学;2011年

6 高明;梁漱溟儒家民主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何长久;论阎连科小说的乡土伦理[D];西南大学;2011年

9 倪春纳;政党、知识分子与思想整合[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冯仰操;论周作人对滑稽文学的批评与借鉴[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毅;;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27期

2 张乾元;;民族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征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9期

3 胡凯基;;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思潮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4 王喜峰;;浅析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历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5 陶绪;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原因[J];中州学刊;1994年04期

6 胡成;略论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对边疆事务的构思[J];近代史研究;1995年06期

7 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再版前言[J];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05期

8 张志坤;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评析[J];日本研究;2003年01期

9 孙红姐;;浅谈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民族主义思潮[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9期

10 黎跃进;;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思潮产生发展的背景:“现代化”的挑战与回应[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许纪霖;;从国民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炳权;当代民族主义思潮:时代价值与理论局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11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11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