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政治化与政治的风险化:对风险政治学的批判性尝试
本文选题:风险社会 + 合法性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摘要】:风险形塑与建构了现代政治生活,政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受到风险维度的考量与批判。风险社会就是政治社会,现代社会的风险已经高度政治化。风险的政治化表现为专家政治的凸显与亚政治的兴起。风险社会里政治生活也具有自反性特征,没有任何一种政治是安全性政治,政治的风险化表达为国际政治风险与国内政治稳定的政治事实。风险的政治化与政治的风险化二者双向互动而又相辅相成,构成了风险政治学的研究范式。
[Abstract]:The risk society is the political society and the risk of the modern society has been highly politicized . The risk society is the political society , and the risk of the modern society has been highly politicized . The political life in the risk society is also self - offensive . The political life in the risk society is political fac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isk and domestic political stability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CZX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濂;;政治正当性的四重根[J];学海;2007年02期
2 许纪霖;刘擎;陈峗;周濂;崇明;王利;;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J];政治思想史;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望;;利益表达与改革进程中民主形式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陈明;;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农民公民性培育的价值与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陈秀;;高校女职工和谐发展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李晨阳;;缅甸军人退出政治舞台的可能性及其路径分析[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赵爽;;水资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泽环;;《大学》和《政治自由主义》之间[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10 彭鹏;;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发展观[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7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熊恩涛;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公信力流失困境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7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志丽;;贝克亚政治社会理论论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雷戈;;理论与实践:后战国合法性观念研究[J];晋阳学刊;2008年03期
3 王飞南;;风险社会中的政府行为及其绩效评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舒;;施米特的政治与国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6 李强彬;陈宝胜;;风险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协商民主诉求及其价值[J];天府新论;2009年05期
7 蒋劲松;;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J];民主与科学;2006年03期
8 戴木才;政治的正当性及其形态演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陈忠,任旭刚;制度创新:风险与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5年07期
10 刘超;;“整体政府”模式的政治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为民;;公安文化与风险社会[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家峰;;风险社会中的前瞻性管理——政府管理的战略设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庞学铨;;一种与全球化相呼应的政治哲学(提纲)——赫费政治伦理学的主要理论贡献[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宋衍涛;陈明磊;;政治决策冲突的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6 廖申白;;正义、和平善治与公共理性(提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必要性与不充分性:个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春成;;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之争——“ZH市裕达广场争议案”引发的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敖带芽;政治的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建设[N];学习时报;2003年
2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09级二班 焦清扬;国家、法律的起源及其正当性之思[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姚润皋;简评《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N];光明日报;2008年
4 墨哲兰;质问“七君子宣言”的正当性[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雪冬;风险社会中的制度想象力[N];文汇报;2007年
6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一)[N];学习时报;2004年
7 洪大用;什么是重要的政治[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陈家刚 中央编译局;协商民主要素分析: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罗伯特·O·基欧汉 约瑟夫·S·奈;多边合作的俱乐部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10 朱四倍;公共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丰;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辉方;政府推动型现代化模式利弊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4 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杜霁雪;民主审议与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7 路占胜;布局与求解[D];复旦大学;2007年
8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9 高靖生;政治的正义性: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明强;价值多元条件下民主决策的可能性求索[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贤昀;从公共领域视角看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欢欢;论施米特的政治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德波;多元治理下政党政府合法性论证[D];河南大学;2007年
5 谭国雄;合法性与意识形态教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裘铮;论政府信用及其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7 岑晓芳;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决策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王晓宁;风险社会的制度之维[D];苏州大学;2008年
9 谢腾云;交往理性与话语政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聂兴超;选举在民主国家中的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4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1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