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超越:论施特劳斯、波普尔对柏拉图正义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本文选题:柏拉图 + 正义论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摘要】:正义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柏拉图来说,他想要问的就是正义在城邦之中是何以可能的?施特劳斯不是从解释正义这个概念的内涵开始他的分析的,而是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待"正义"这个概念的不同方式,在他看来自然的即为正义。而波普尔则恰恰相反,受到英国科学经验主义的影响,在批判经验主义的归纳法中对基础论的知识论给予了最大的抨击,由此引申至政治哲学领域,批判了历史主义的决定论及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保守传统,捍卫了当代自由及民主制的社会,即他所提倡的"开放社会"。
[Abstract]:Justice is the core issu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For Plato, what he wanted to ask was how justice was possible among the city-states. Strauss began his analysis not by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but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ways that people treated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 history. In his opinion, justice is natural. On the contrary, Popp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ritish scientific empiricism, gave the greatest criticism to the basic theory of knowledge in the induction of critical empiricism, thus extending to the fiel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It criticizes the decision of historicism and discusses the conservative tradition of Plato'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defends the modern society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at is, the "open society" he advocat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6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7 常婧;;转型社会政治文化系统复杂性结构初探[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刘树君;;经济学中是否存在波普尔遗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9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关海庭;吴群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建设途径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作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伍本霞;论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D];湘潭大学;2010年
4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芳;非营利组织视角下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晓冰;拆迁主导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6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5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