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善如何可能——基于公权与民权均衡关系的分析
[Abstract]:Civil rights and civil rights are twin sisters in political life. How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of power,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civil right and civil right, and maintain the authority and goodness of public power ar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onstructing good political ecology. In real society, whether the civil right and civil rights are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is not only a legal problem but also a moral issue. The focus of the game lies in the conflict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public "good" and the individual "good".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balance between civil and civil rights, we must strengthen political reform,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wer balance and popular participation, set up discourse channels of civil and civil rights, and let public power truly return to society.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CZX069)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YBA004)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编号:11B009)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平仁;法律政策学:平衡权与权力的科学[J];当代法学;2001年03期
2 柯金书;权利与权力的合理定位及其错位之矫正[J];福建学刊;1998年01期
3 冯务中;;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行政伦理的模式选择[J];理论导刊;2008年03期
4 汪渊智;;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汉贵;;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的冲突与平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马剑萍;;试论我国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伟为;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晖;权利与权力界──法制现代化的奠基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童之伟;国家权力分解定律的假设与求证[J];法学;1995年04期
3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4 胡平仁;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新论[J];理论探讨;1995年02期
5 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民主与科学;2007年02期
6 谢晖;法制现代化研究论权力与权利界分及其对我国改革的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7 胡平仁;政策接受主体及其集团化趋势[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舒国滢;权利的法哲学思考[J];政法论坛;1995年03期
9 毕丽君,,武立新;市场经济与义利观念的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勇;民本新说——著译者言[J];读书;2003年10期
2 颜德如;;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七种理解[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3 王先明;论“民权即绅权”─—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的一个侧影[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6期
4 高海燕;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白树震;论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建国思想[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王炳起,陈寒鸣;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其“新民”理想观[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3期
7 张丽清;;早期中国民权的个人性考析[J];学术交流;2007年02期
8 张丽清;刘霞;;个人正当权利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嬗变——以民权、人权概念运演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6期
9 李晓广;;公权异化再思考——基于古典社会契约理论的阐释模式[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晓广;;公权异化再思考——基于古典社会契约理论的阐释模式[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健;;公民意识内涵研究:国家观念、私权意识、主人意识和公共理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邹小站;;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认识——章士钊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方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3 刘挺杉;;民上论[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向世陵;;人权、民本与平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小兰;;公共理性:协商、公共服务与协同善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平:公权制约私权应有法律限制[N];中国社会报;2004年
2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从君权到民权[N];经济观察报;2009年
3 万家阳(作者单位:蚌埠市政协);公权应为民谋利[N];江淮时报;2005年
4 秦德君;人类公共生活的文化法则2[N];天津日报;2008年
5 李晓明;民主:是民作主还作民主[N];贵州政协报;2004年
6 李德顺 孙伟平;传统“官本位”:人对自己的否定[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潘叔明;若干推进“和谐”的思想方法[N];福建日报;2005年
8 方戈;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N];发展导报;2001年
9 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吕雅范;孙中山政党思想的演进[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江峰;清末民初人权思想的肇始与嬗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姜昱子;中国近代权利义务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裴自余;国民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融合:中国思想脉络中的张君劢之国家观念研究(1919-1938)[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公共政策视野下非良性博弈均衡及其破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英军;中国近代民权观的演变及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强;梁启超民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邹平林;公权与私权的现实博弈[D];华侨大学;2007年
5 冯洁;从“民主”到“民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利;以“沉默的大多数”政策为例来看理查德·尼克松的新保守主义思想[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7 王子华;陈独秀民主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德平;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素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乔晋燕;梁启超国家思想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彦君;梁启超国民运动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8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2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