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在马汉海权思想中的彰显
[Abstract]:The theory of social Darwinism came into Europe in 1860s and then spread quickly to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whole world. The idea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was used mainly to support domestic commercial competition and was finally used to support overseas expansion. In this context, Ma Hanhai The thought of righ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theory of social Darwin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s basically regarded as a Darwin style struggle that directly uses war or indirectly uses economic competition to pursue interests and survival.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biological thought of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although it has the value of natural science; The judgement of the value of competition between people or countries must be based on sociological rather than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1世纪美国海军战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NR20120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基地创新基金项目“英美政治文化研究”(NJ20140036)的资助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永涛;马汉及其“海权”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高飞;进化论与国际政治——评达尔文主义对19世纪末国际政治思潮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刘国柱;和平队的历史文化渊源[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孙继龙;赵宝虎;曹池龙;;体育经纪人发展的进化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周琼;;海明威作品新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徐希军;华盛顿政治思想散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7 徐勇;;中国海岸城市带形成与新世纪地缘政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马聪;;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法律观[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9 朱兵;陶永新;;近代欧洲政治话语的创新——“国家理性”观析微[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10 黎海波;;外交胜于军事:波斯对希腊城邦遏制成功探因——一种现代国际关系视角的解读[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雪平;;从国际法角度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国际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2 倪星;程宇;;美国进步时代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vernance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of USA:Implications for China[C];2008年
3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李雪平;;从国际法角度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国际化[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浩;;中国的地缘重心:中华文明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胡欣;;康德国际政治观的精神解读——乐观主义、渐进变革和终极关怀[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7 金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琪;刘建山;;海洋软实力:概念界定与阐释[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5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静;国家软实力构建视野中的中国竞技运动软实力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孙叶青;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鸥;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D];湘潭大学;2010年
4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6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迎环;人之解放——杜威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旨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西敬;国际政治格局新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亚飞;;社会公正:超越自然选择的发展逻辑——斯宾塞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J];市场论坛;2008年05期
2 赵正国;;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到改良主义——美国社会改良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吴凯;;试论美国进步运动的理论依赖[J];南方论刊;2009年11期
4 陈淑君,彭诗雅;西方国家的人权政治与社会达尔文主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康伟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达尔文主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刘萍;;国内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认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9期
7 王小东;自由并非强权恩赐而来──回答何家栋先生的批评[J];战略与管理;2001年01期
8 王一方;;被理解和误解的“进化”——读《进化的阶梯》杂识[J];博览群书;1998年02期
9 王也扬;论本世纪初我国进步思想界对奴隶主义的批判[J];史学月刊;1986年01期
10 周文彬;;"西学圣人"的寻求与绝望——读《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J];读书;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克武;;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 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2 周桂钿;;内圣外王——应对各种危机的东方智慧[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曾靖皓;“进化”岂为万“物”之“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郑文丰 实习生 梁f,
本文编号:2147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4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