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关系与舆论引导的相关性探析
[Abstract]:State-social relations are always historical and concrete. In the pattern of state-social relations, the state draws the boundary of public opinion field through ideology and information, and sets the direction and shape of public opinion to guide the fulcrum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pattern of state-social relations that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interact positively, the ideal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s actually a country based on appropriate state-social relations, through politics (law), culture, Media and other element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to achie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limited pluralism.
【作者单位】: 四川省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08&ZD060
【分类号】:D0;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塞缪尔·亨廷顿;王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J];政治思想史;2010年01期
2 周建勇;;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J];理论月刊;2011年09期
3 王义保;;当代西方国家政党转型的潮流审视[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4 周建勇;;当代西方政党转型理论探析[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
5 吕玉新;;尊王敬幕:朱舜水、德川光国之水户学——从体制上倡虚君理论的儒学先声[J];政治思想史;2011年02期
6 徐贲;;解剖宣传——读雅克·埃吕的《宣传:塑造人的看法》[J];中国改革;2010年08期
7 张欢;;佩里·安德森论中国热[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6期
8 成庆;;政治思想史中文新书概览(2010年7月—2010年10月)[J];政治思想史;2010年04期
9 冯俊;;全球政治理念的新解读——评高宣扬《当代政治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赵鼎新;;现代民主的真实面目[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峗;;现代中国思想中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意识形态[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喜贵;;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社会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党国英;;民主政治的动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余科杰;;论多党制的分类[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景鹏;;总序[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8 黄华;;对“信念论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机制的考察——以“半夜鸡叫”的文本演变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思源;;错误前提下的危险结论——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马元良;;秦人本、民本思想评析及联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伟;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创新指向[N];学习时报;2009年
2 姜跃;外国政党意识形态的困境与调整[N];学习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彩艳;西方学术界的理论与意识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策(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N];长江日报;2005年
5 鲁新安;和谐有赖于秩序 秩序离不开责任[N];南方日报;2006年
6 刘燕明编写;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牟钟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仁和之道,,时代的呼唤[N];各界导报;2010年
8 张汝伦;极权主义的病理诊断书[N];东方早报;2008年
9 施雪华邋孔凡义;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与表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瑜;西方政党与意识形态[N];学习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2 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D];吉林大学;2012年
3 潘非欧;思与公共领域的重建[D];复旦大学;2004年
4 禹海霞;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06年
6 饶义军;多元现代性与政治发展[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8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9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雪萍;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苗枝文;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永良;从前苏联作家的文学创作看前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变[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培广;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整合[D];山西大学;2003年
5 黄海啸;政治合法性建构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6 杨英月;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朝晖;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茜;论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后果[D];厦门大学;2001年
9 徐军;意识形态没有历史[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谭天;从文化领导权到激进民主政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8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6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