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权力来源与行使的互动关系

发布时间:2018-08-07 13:08
【摘要】:权力的来源与权力行使之间的张力是理解近现代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政治思想与近代以来西方的主流思想家在权力来源与行使上的显著区别在于,卢梭坚持权力来源与行使关系的同一性,而西方主流民主理论则主张二元分离,即在民主体制下形成了主权者的人民与被统治的人民相互背反的两重属性,由此形成著名的权力来源与权力行使的二元分离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中国政治文明水平,应该敢于直面西方权力来源与权力行使的二元分离难题,勇于破解这一政治难题。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程序性原则,正确处理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生的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发事件,畅通民意、尊重民意、引导民意,提升掌权用权的能力和公信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政治文化,提升和整合社会政治互信,凝聚坚实的社会政治共识,使社会民主化进程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民意基础和民间热情,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Abstract]: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ource of power and the exercise of power is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litics. Rousseau's political thought of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mainstream thinkers in the source and exercise of power since modern times, because Rousseau insists on the ident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source and exercise. However, the western mainstream democratic theory advocates dualistic separation, that i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the people of the sovereign and the governed people are formed under the democratic system, thus forming the dualistic separation problem of the origin of power and the exercise of pow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raise the level of Chines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dualistic separation problem between the sources of power and the exercise of power in the West, and dare to solve this political problem.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impartiality, and procedure of the CPC in power, correctly handle the unexpected incidents that continue to occur in the practice of reform involv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unblock public opinion, respect public opinion, and guide public opinion. To enhance the ability and credibility to use power in power, to foster a positive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to promote and integrate social and political mutual trust, to form a solid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sensus, and to provide a soli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mocratization. The found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folk enthusiasm provide reliable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之元;卢梭新论[J];读书;1996年07期

2 河清;也谈卢梭[J];读书;1997年06期

3 徐琳;;论民主、平等、人民主权的历史地位——卢梭政治思想述评[J];理论月刊;2006年06期

4 陈永鸿;;人民主权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赵林;试析卢梭政治学说中的极权主义暗流[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金春;卢梭的民主思想与浪漫主义[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李平民;雅各宾专政与卢梭[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李雪峰;;论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休谟问题”——卢梭人民主权与民主的关系解读[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4 李力东;;寻求人民主权与代议制民主的平衡——试论卢梭的民主思想[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5 盖宏伟;现代西方几种主要民主理论述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聂露;人民主权理论述评[J];开放时代;2002年06期

7 张青国;;民主:直接与间接之分野——试论乔·萨托利的民主观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几点启示[J];天府新论;2006年02期

8 白鸽;;卢梭民主观给我们的启示[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孙进;;试论目前我国工会组织的权力来源及其分配方式[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0 吴根友;;政治哲学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石——政府权力的“低姿态”[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萧延中;;史华慈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卢梭、孟子与毛泽东[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3 朱德米;;公共协商与公民参与[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5 张秀雄;;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薛冰;;试论公共管理的逻辑结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肖澜;李海默;;重绎洛克之路——关于政治自由来源问题的一点思考[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崔宜明;;论自由[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李瑞;;刍议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是是非非话卢梭[N];经济观察报;2008年

2 胡润忠;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N];学习时报;2008年

3 贾宇琰;准确判断译丛价值 重磅推出热点丛书[N];中国邮政报;2007年

4 胡伟;民主仅仅是投票选举吗[N];解放日报;2007年

5 采薇;目标与意义:谁更重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梁展;卢梭的“公意说”:公共意志与个人自由[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高艺;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行政[N];发展导报;2000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王家范;对理论有失望,,但决不否定其作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胡润忠;毕塞特的协商民主概念解析[N];学习时报;2007年

10 董方奎;梁启超、孙中山政体理念的变化及启示[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明;卢梭与密尔代表理论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敬巍;重塑内在与外在两个世界[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肖丹;卢梭政府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陈华仔;“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与和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余金刚;卢梭的中国面孔[D];吉林大学;2013年

6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晓溪;启蒙与醒世[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彭刚;卢梭的共和主义公民理论[D];浙江大学;2009年

10 严俊;民主的价值及其条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君;论卢梭公意思想及其引发的争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朱清艳;试论卢梭形象的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田文远;论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双喜;论卢梭的公意学说[D];湘潭大学;2005年

5 王嘉;对自由、正义与和谐社会的追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军;霍布斯与卢梭自然状态学说的差异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石弘;卢梭社会历史观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方英群;洛克与卢梭的自由观之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忠波;卢梭公意思想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龚友清;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互动关系及现实意义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0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70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