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发布时间:2018-08-11 11:52
【摘要】:《中国民权哲学》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循本开弘,也是对西方权利理论的扬弃和改造。它以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为活水源头,在汇通中西学说、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在体系结构上,它解决了中国民权哲学相互关联的六个重要问题:本土资源、理论基底、道德关注、核心法门、现实考量和价值功能。
[Abstract]:Chinese civil rights philosophy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eople-oriented thought and the sub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theory of right. Based on Chinese history, culture and reality, it tries to establish the right theory of Chinese nativism on the basis of co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terms of architecture, it solves six important issues related to the philosophy of civil rights in China: native resources, theoretical bases, moral concerns, core approaches,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value func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分类号】:G236;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夏勇;哈哈镜前的端详——哲学权利与本土主义[J];读书;2002年06期

2 吴玉章;;公法权利的实践——结社现象的法学意义[J];法学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梅,王邦翠;立宪派与清廷决裂时间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王康;;舆论传播与五四学生运动——以五四时期《京报》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马勇;;新知识背后:以京师大学堂创建为中心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方国武;;试析晚清文化传播的两种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张昭君;儒学与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进[J];安徽史学;2001年01期

7 程kW,姜继为;知识分子参政模式的重塑——梁启超对民初知识分子参政影响管窥[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8 刘劲松;第一届国会选举再论[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9 沈寂;庚子勤王运动的再认识[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10 王天根;《天演论》版本时间考析两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3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小辉;;觉醒与呐喊——20世纪初新知识阶层的“中等社会”论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郑海麟;;黄遵楷与戊戌变法之关系[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8 沈寂;;庚子勤王理念新探[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10 易惠莉;;关于山田良政的研究[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3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维根;《中国新报》的宪政思想宣传[D];湘潭大学;2010年

5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舒畅;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绪迁;莫理循与中国参加一战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殷元霞;《正谊杂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汉华;行政许可法:观念创新与实践挑战[J];法学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贵海;;俄罗斯政治变迁的历史和思想基础及其走向[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1期

2 周详;;谁在反对移植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读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2期

3 赵巧萍;美国的党派政治与旅美华工[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4 关贵海;俄罗斯向何处去?——俄罗斯改革与发展的三种思路[J];南风窗;2002年24期

5 左卫民;;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本土构建[J];中国检察官;2009年05期

6 威廉姆·卡拉汉(W.A.Callahan),苏长和;文明与跨国关系——中国外交政策及其认同的一种建构主义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2期

7 黄永林;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应具有的品格[J];学习月刊;2003年01期

8 阿里夫·德里克;庄俊举;;全球化境遇下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专访著名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教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9 赵巧萍;浅析十九世纪美国政府对旅美华工的政策演变由来[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10 王宁;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对立与对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家伟;;论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白云真;;国际关系学科中美国知识霸权的探讨[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涌;中国需要培养新一代国际农场主[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郭齐勇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甲子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伊莱克斯重新定位小家电[N];经济参考报;2002年

4 郭光华;对“文学景观”的理性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李力 编译;美国经济机器需要进行调整[N];中国贸易报;2006年

6 孙晓辉;德法能源巨头遭欧盟调查[N];证券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唐军;重庆地产踏上文化之旅[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陈众议;悖论中的民族性和世界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刘辰;重建唐人街:华人的坚守与努力[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10 潘红敏;春风吹拂商业上市公司[N];证券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勇安;美国大麻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越;黑色悲歌[D];西北大学;2009年

2 蒋冠玉;欧美语境下归化的根源[D];江南大学;2009年

3 高灿灿;《太阳照常升起》宗教意蕴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戚务念;和而不同[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于菲;德里克后殖民批评理论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健;从浪漫主义到地方主义[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倩;话语世界的边缘性符号[D];兰州大学;2006年

8 王朝阳;全球化与价值冲突[D];苏州大学;2001年

9 刘静;博尔赫斯作品中匕首意象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6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76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