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陈独秀启蒙思想与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发布时间:2018-10-09 11:45
【摘要】:陈独秀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所宣传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对近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影响深远。
[Abstract]: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led by Chen Duxiu is a great ideological and enlightening movement. The 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ideas propagated by Chen Duxiu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story.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法政系;
【分类号】:D092;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寒冬;;再论五四前期陈独秀的政治思想[J];安徽史学;1991年03期

2 刘湘香;彻底巅覆与全面重建——《新青年》杂志之陈独秀反孔教思想浅论[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金怡顺;从《告全党同志书》看陈独秀与中共中央的分歧——兼论陈独秀被开除出党的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周乾;;胡适与民国时期安徽大学的初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徐光寿;陈独秀与上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吴玉才;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地位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吴兴毛;;戴季陶的女子解放观——兼与陈独秀女子解放观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欧阳哲生;;论“五·四”时期陈、胡合作的思想基础[J];安徽史学;1992年04期

9 董根明;陈独秀民众运动观的嬗变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10 徐光寿;陈独秀与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洪英;;瞿秋白对殖民地国家革命前途理论的中国化[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2 唐宝林;;陈独秀与瞿秋白(续)[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3 龚友德;;孝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作武;;孔子杀少正卯考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林家有;;孙中山民生史观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从同盟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分歧谈起[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6 李维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化倾向探析[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7 王生怀;;论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8 马勇;;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人的困惑[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长林;班彦美;;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道德观比较研究[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10 谢从高;;《新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中国近代学术观的碰撞——以蔡柏龄留学为中心的考察[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露霞;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慧;陈独秀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启巩;《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小娟;《忍经》忍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翊;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9 谭欢;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钱敏;20世纪初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D];安徽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哲生;;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贡献[J];史学月刊;2009年05期

2 张湘炳;;论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J];安徽史学;1989年03期

3 杨飞;任玉青;;陈独秀被免去北大文科学长的前前后后[J];文史春秋;2007年11期

4 张运杰;;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中西文化观[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7期

5 汪守本;;陈独秀与商务印书馆的交往[J];博览群书;1997年12期

6 李慎兆;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7 刘诗珍;;新文化运动中的胡适与陈独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8 罗志田;;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龚书铎;“五四”时期的反传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栋;易难;;瞿秋白、陈独秀与中国先进文化[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仲福;;陈独秀主张“全盘西化”辨析[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3 任建树;;孙中山与陈独秀[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姚金果;;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陈独秀的态度[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5 胡明;;“五四”时期陈独秀“新教育”的思想体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寿春;;加强综合分析是深化瞿秋白研究的重要途径——兼及瞿秋白与陈独秀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7 张寿春;;加强综合分析是深化瞿秋白研究的重要途径——兼及瞿秋白与陈独秀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8 张同乐;;《新青年》与现代中国文化形态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绪堂;;浅评陈独秀的民主思想[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10 徐国利;;陈独秀的民众思想初探[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成业;北大的“三兔”与“三杰”[N];黄山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凯;寻访陈独秀故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庄森;陈独秀不曾毕业于日本大学[N];协商新报;2006年

4 清华大学教授 张绪山;“做官发财”意识为何千年不绝[N];北京日报;2008年

5 任成琦;红楼精神照千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海客;党史专家评说《陈独秀大传》[N];文汇报;2000年

7 沈从世;胡适四次营救陈独秀[N];协商新报;2006年

8 朱 洪;毛泽东为何在七大肯定陈独秀[N];北京日报;2005年

9 陈铁健;陈独秀之民主观[N];学习时报;2004年

10 黄敬荣;社会主义救中国的先驱之声[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贵清;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靳卫红;论中国20世纪绘画范式的转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王代莉;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5 李颖;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隋晓莹;陈独秀与中国新文学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雪明;制衡·融合·阻抗[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赵亚宏;《甲寅》月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奖;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欧群慧;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早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张菲菲;建党之前陈独秀的民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丽亚;陈独秀的现代化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戴浩;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现代化观念[D];武汉大学;2005年

6 万义兵;前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启蒙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房宁;论陈独秀的报刊舆论思想及其流变[D];兰州大学;2007年

8 段海凤;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资本主义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翠娇;陈独秀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研究(1917年以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文滇;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5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5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