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存在与民主——对科学虚无主义的反驳

发布时间:2018-10-20 09:52
【摘要】:在中西文化比较中,科学虚无主义者将科技的负面作用归结于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一元论的消极后果,并认为由于近代中国被拖入西方资本理性、科技理性的轨道,所以也在承受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他们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药方,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出路,并将此出路归结于道德,并由此否定民主,呼唤"牧羊人"的出现。但是,科学虚无主义者没有看到,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民主和科学已经成为中国进步的两面旗帜,民主不是资本主义掠夺中国的幌子,而是基于强力均势的一种内在需求;中国科技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西方,我们尚未找到我们自身科技落后的根源。科学虚无主义者使我们警醒,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民主与科学——还远远没有完成。
[Abstract]:I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scientific nihilists attribute the negativ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the monism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metaphysics, and believe that modern China was drawn into the orbit of western capital rationality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So it is also suffering the disaster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y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escription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at is, to find a way ou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o attribute this way to morality, thus negating democracy and call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shepherd". However, the scientific nihilists did not see that since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 have become the two banners of China's progress. Democracy is not a cover for capitalism to plunder China, but is based on an internal demand of a strong balance of 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lags far behind that of the West, and we have not yet found the root cause of our own technological backwardness. The nihilists in science alert us that the two major tasks facing China since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democracy and science-are far from complet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2;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光亚;;从形而上学到现象学:哲学为科学奠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5期

2 余纪元;中西哲学比较与哲学论证[J];江海学刊;1996年06期

3 方向红;;流氓与民主:一种必需解构的国家伦理——德里达《流氓》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朱光亚;李朝东;;德性和知识的分野——论中西哲学与文化精神的差异[J];探索;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孙华莹;;徽商与明清徽州荒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王武;郭振香;;和谐文化资源中的中国古代礼乐文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王菊香;孙静文;;从宋话本的角度还原快嘴李翠莲形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5 刘晓燕;;诸子百家的社会和谐主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陈四海;赵佳;;曹操对儒家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韩敏杰;;《礼记》的成书及注疏流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陆跃升;;试论古代礼制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4期

9 邹德文;姚晓娟;;论先秦对商品的管理及其节约与诚信意识——以《周礼·地官·司市》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10 刘泽江;先秦时期古典文学风格论形成的基本条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基于医案统计分析的六味地黄丸(汤)及其类方证治分类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尹德和;以“和”为核心的企业伦理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徐新;消费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黎池;论魏源人才伦理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7 廖小东;政治仪式与权力秩序[D];复旦大学;2008年

8 朱伟;中国文化环境中的知情同意: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徐宏伟;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凯军;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婉星;《西游记》诸神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涛;中国剑舞及其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德旭;先秦儒家孝思想探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佩馨;《论语》的“仁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子越;“三言”审美价值取向探析[D];云南大学;2011年

7 孔静;河南浚县泥塑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赵祖阳;论《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的文学意义[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颖;墨子侠义伦理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素素;先秦儒家修身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探讨[D];广东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欣荣;;真理的前提性批判——对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再认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倪梁康;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纯粹逻辑学观念[J];江海学刊;2003年05期

3 倪梁康;心理主义的问题与理论哲学的观念——胡塞尔《逻辑研究》第1卷的主题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李朝东;董春莉;;西方形而上学及其现代命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陆杰荣;论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及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朝东;汪光文;;李约瑟疑难与墨学的复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6期

7 沈荣兴;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述评[J];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8 李朝东;道理与真理: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崔平;;对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之争的超越性批判——为反心理主义制做“认识断裂”论证[J];学术月刊;2009年09期

10 李朝东;;纯粹逻辑学与理论哲学的奠基作用[J];哲学研究;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世骏;科学与民主的和谐相处何以可能?──论杜威和哈贝马斯的科学观和民主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马兰亭;行政指导的特征及其依法实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肖峰;王诚德;;论科学与民主的差异性[J];求索;2008年10期

4 虞友谦;世纪之交对民主与科学的回顾和展望[J];学海;2000年01期

5 汪辉勇;;也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兼与陈庆云等人商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郑镇;国民精神重塑的百年追思[J];东南学术;2000年01期

7 曹玉霞;理性精神——民主时代的哲学前提[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8 姜义华;现代性追求:当代中国思想重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曾颖;;民主,从不打娃娃开始[J];观察与思考;2010年07期

10 张辉;;民主社会主义评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小平;侯丽岩;;危机管理方法论初探[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郁建兴;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冯婕;周燕玲;姜继为;;老方法,新价值——对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的几点认识[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勇;;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人的困惑[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辜仕梅;吴克云;;宋庆龄与人权保障[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英式民主的智慧[N];东方早报;2010年

2 贾玉平;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N];河北日报;2001年

3 墨哲兰;质问“七君子宣言”的正当性[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范文;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N];学习时报;2001年

5 安然;世界体系理论[N];学习时报;2002年

6 谭·木然;民主为什么是个好东西[N];人民代表报;2011年

7 中国人权研究会供稿;为什么说“人权无国界”理论是错误的[N];人民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全球规则制定应当倾听穷人的声音[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孟昭武;行政权力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5 姜昱子;中国近代权利义务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理想和现实中的议会民主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余霞;行政公开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细琴;梁漱溟的政权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玲;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丁守年;自由:人类理想的灵魂[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春波;梁启超政治哲学思想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龙希国;民主的工具性论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胜涛;正义实现论[D];湘潭大学;2006年

9 唐文;徐复观政治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赵思洋;胡适国际政治思想的形成(1910-1917)[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82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82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