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重建中国政治思想史范式

发布时间:2018-10-21 15:52
【摘要】:政治思想史研究在中国源远流长,然而,今日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在政治学和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之地位,相当卑微。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的政治思想史研究范式自形成时起,就被历史主义控制。历史主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之核心预设是,现代以前的中国政治是专制的,围绕着这样的政治生成之理念、观念、知识是历史性的,不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因而对于当下没有意义,甚至只有负面作用。由此,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取消了自身存在的思想与现实价值。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抛弃历史主义,回归古典政治思想史范式,打破古今之别的迷信,而产生政治哲学之知识自觉。这一反历史主义的政治思想史范式不再只是站在历史之外、之上进行批判,而是站在连续的历史过程之中,从事政治观念和制度的建设,也即通过激活、转变、发皇先人之政治价值、理念、制度,予以新生转进,以之参与中国现代秩序之构建的事业。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However, the status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whole social science system in China today is quite humbl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modern research paradigm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has been controlled by historicism since its formation. The core presupposi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historicism is that Chinese politics before modern times is autocratic. Therefore, there is no meaning for the present, or even only negative effects. Therefore,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cancels its own thought and realistic value. The way out for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history lies in abandoning historicism, returning to the paradigm of classical political thought history, breaking other superstition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nd producing the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anti-historicist paradigm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s no longer just standing outside history and criticizing it, but standing in a continuous historical process,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as and systems, that is, through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value, idea, system of the emperors were rebor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order.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见顺;;历史语境主义:昆廷·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初探[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2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3 邱国兵;;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选择——文本中心主义与语境主义的争论:以马基雅维里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朱汉国,张太原;突破与创新──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J];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05期

5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从柏拉图到约翰·密尔》书评[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6 王泸宁;;关于政治思想史的体系与研究[J];政治学研究;1986年05期

7 汪维真;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开创之作──《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J];上海党史研究;2000年02期

8 化建琼;;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J];传承;2009年02期

9 ;简讯[J];政治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约稿启事[J];政治思想史;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黄涛;;论构建生态技术范式[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5 万静静;;浅谈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范式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漆昌柱;;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范式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郭永玉;;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杜国平;;三值逻辑Sheffer[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9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雷曜;;管理教育范式与模式的比较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莉莉;我市举行纪念范式人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N];闽东日报;2009年

2 白刚 张荣艳;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大理论范式[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范式”死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李怀斌;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与自适应型企业范式[N];经济日报;2003年

5 吕琴;大变局与历史范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冯之浚 张伟 郭强 徐高田;循环经济与末端治理的范式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7 ;开创新的范式[N];建筑时报;2003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 周俊;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朱小宁;打破军事学术研究中的“范式”[N];解放军报;2001年

10 王习平;用什么样的教育面对未来[N];山西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佩锋;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D];复旦大学;2010年

2 孙宜晓;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高峻;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芳;论昆廷·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善根;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美云;库恩不可通约性理论的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张高荣;超越拉卡托斯[D];东南大学;2005年

3 任世铛;论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周晓梅;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继山;闲暇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之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仲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审美范式的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成宇;宫体传统与花间传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潘丽霞;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85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85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