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现代性的出路:卢卡奇与施米特对政治正当性的求解

发布时间:2018-10-22 17:27
【摘要】:在经济理性思维主导的现代社会中,政治沦为技术,正当性失去其基本规范。因此,重建新的政治正当性成为挽救现代性危机的基本思路。在韦伯"政治抱负"的指引下,卢卡奇与施米特开始追问政治的真实意蕴,在吸纳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基础上,建构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正当性论证。施米特将消弭政治概念的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视作批判对象,强调政治的生存性本质,决断敌友是其构建正当性的基础;而卢卡奇则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发展壮大,并从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施米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实际上,当施米特将政治权威托付给启示真理的罗马天主教会时,就意味着他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他的主权决断论也只能是一种阶级对抗的激进化体现。重审卢卡奇与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及其相互之间的论争,是反思现代自由民主问题所不能回避的重要视域。
[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 dominated by economic rational thinking, politics degenerates into technology, and legitimacy loses its basic norms. Theref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new political legitimacy is the basic idea to save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Weber's "political ambition", Lukacs and Schmitt began to ask about the true meaning of politics.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Hegel's master and slave dialectics, they constructed two different political justification arguments. Schmitt regarded liberalism and Marxism that eliminated political concepts as critical objects, emphasizing the survival nature of politics, and deciding whether their enemies or friends were the basis for their legitimacy. Lukacs, on the other hand, developed and expanded Marx's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To some extent, Schmitt responded to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In fact, when Schmitt entrusted political authority to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which revealed the truth, it meant that he could not really understand Marxism, and his sovereign decision theory could only be a radical embodiment of class confrontation. Reexamining Lukacs and Schmitt's criticism of liberalism modernity and their arguments between them is an important horizon that can not be evaded by the reflection on modern liberal democrac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编号:15ZDB00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理论传承关系研究”(编号:15CZX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自由的现实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编号:RW170109)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会;;卡尔·施米特政治思想简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02期

2 赖骏楠;;卡尔·施米特:现代性与决断论——从海因里希·迈尔的两部作品开始[J];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02期

3 陈伟;;施米特的大空间理论[J];政治思想史;2010年01期

4 张文喜;论理性主义专政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结构性关系——读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J];理论探讨;2005年03期

5 徐贲;;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J];开放时代;2006年02期

6 陈舒;;施米特的政治与国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陈伟;;施米特的代表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东明;;施米特的挑战与格罗斯的回应——基于国家紧急权理论的视角[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东明;肖文;;施米特的挑战与阿克曼的回应——以国家紧急权理论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1年12期

10 刘增明;;施米特政治哲学中的威权理论辨析[J];理论月刊;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军;姚成龙;;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刚;;敌对的抑或友爱的政治?——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以及德里达对它的解构[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大学历史系 成庆;真理与政治的命运[N];南方周末;2012年

2 王钦;王后是否有罪[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东明;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增明;敌友政治观[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森;施米特政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薄国欣;施米特紧急状态决断思想的正当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高雪;超越现代性:政治思想光谱中的卢卡奇与施米特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管书艳;论卡尔·施米特的政治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刘余勤;卡尔·施米特:以政治神学对抗浪漫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震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德;施米特“强国家”理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8 陈舒;现代国家的法理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欢欢;论施米特的政治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柯;论韦伯与施米特对技术政治的批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7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87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b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