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新君主制与中立性权力——评贡斯当《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中的政体设计

发布时间:2018-11-13 10:05
【摘要】:贡斯当以"自由古今"的历史社会类型学启发了伯林的自由概念,为自由主义建构核心范畴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贡斯当的贡献不限于此,其关于政体设计的"秩序理论"同样影响深远。面对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秩序重建难题,贡斯当提出了"中立性君主"学说,设计了法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模式,在理论上期待一场法国式的"光荣革命"。这一设计具有"复合代表制"的理性内涵,是传统君主制与分权式共和制的合理整合。这一思路启发了19世纪下半期欧洲的国家学说,并在20世纪初引导施米特建构了总统护宪理论,同时间接影响了凯尔森关于违宪审查权的结构性思考。贡斯当的"复合代表制"理论对于中国的政体结构完善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Abstract]:With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typology of Freedom, Gunstein inspired Berlin's concept of freedom and provided the basic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ategory of liberalism. Gunsten's contribution is not limited to this. His "order theory" of polity design is also far-reaching. Facing the conundrum of order reconstruction brought by the French Revolution, Gunstein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neutral monarch", designed the constitutional model of French monarchy, and theoretically expected a French-style "glorious revolution". This design has the rational connotation of "compound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is the rational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onarchy and decentralized republic system. This thought inspired the national theory of Europ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led Schmitt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protecting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residen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d Kelsen's structural thinking on the power of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Gongstang's theory of compound representati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erfection of political structur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2 汉斯·凯尔森;张千帆;;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3 汉斯·凯尔森;张煈;;谁应成为宪法的守护者?[J];历史法学;2008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尹德贵;;“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论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张弘;;你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有约在先——以WTO行政服务契约性为研究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娄海东;;环境法律的捍卫——从“环境”概念切入[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庆华;;公共预算与分配正义[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卢f 青;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校彬;;简述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转变[J];消费导刊;2008年03期

2 郑宏;;对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3 G.索尔曼 ,江小平;哈耶克:使自由主义复兴的人[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4 刘化军;李红专;;“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政治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贾丹;;平等理论研究的情境语义学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崔宜明;;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张银银;王坤;;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自由主义的价值关怀[J];学理论;2010年12期

8 哈里·尼克,凌曦,黄敬甫;论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下)[J];现代哲学;2003年02期

9 陈橹,杨勇;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其原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10 马德普;自由主义宪政原则的奠基人[J];浙江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行福;;现代性与民主——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2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贵福;;论五四时期钱玄同的自由主义思想[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刘军;姚成龙;;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李春成;;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解读“仇和式治理”之争[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8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翁贺凯;;“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彦德;“没有幻觉的自由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马克·里拉 翻译 刘擎;“反动”的概念[N];文汇报;2010年

3 刘春;理性的先声[N];学习时报;2003年

4 霍伟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德抑或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庄俊举/摘译;解读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林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主神话的幻灭与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熊芳亮;西方自由主义天平之上的“民族”与“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EDWARD L GLAESER 编译 严珂;监管是必须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邵建;自由主义不止是政治哲学[N];东方早报;2008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生而平等”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D];复旦大学;2004年

2 马建红;人权派人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4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6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灿;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雅浪;传统与自由:柏克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景志;理性与自由—斯宾诺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邢华平;自由为本  权利至上[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阳;哈耶克自由观评述[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张宇;“反讽”式的自由[D];山西大学;2006年

5 李伟兰;哈耶克内在规则理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乔欣欣;浅析伯林的价值多元论和自由主义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苟欢迎;民主参与和地方自治制度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韩磊;试评密尔的自由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汤元军;民族主义视野中的政治概念[D];扬州大学;2007年

10 高莉;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人权理论及其历史定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8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28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