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2 13:16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民主党在欧洲政坛的再次崛起,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能否有效地改造福利国家,这种思想与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有何不同,它的未来又通向何方,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欧洲福利国家的演变,了解欧洲左派和右派政治思潮的发展动向,把握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近况,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福利事业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是以吉登斯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为主线,分别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本文在方法上采用文献分析法,针对吉登斯原著思想进行梳理,夹叙夹议。 本文按照历史的逻辑顺序展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从福利国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选取英国为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阐述了传统左派和右派政治思想对福利国家的影响,引出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的由来。第三章,分别选取阶级、福利制度、市场与政府四个维度来详细介绍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的内容,并与传统的左派和右派政治思想作对比。第四章,以对福利国家的论述为依据,介绍作为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未来模型的“社会投资型国家”。第五章,探讨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对福利国家改革的意义,并分析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福利制度发展的若干启示。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1990s, with the rise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in European politics, Giddens'"the third way" welfare though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ether the welfare thought of Giddens'"the third way" can effectively reform the welfare stat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al democracy and neoconservatism, and where it will lead in the future. All these questions need to be studi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we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European welfare state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litical trends of Europe's left and right, and grasp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capitalism. At the same time to our socialist welfare cause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This article takes Gidd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welfare state as the main line, respectively on the question of where, what and where Giddens'"the third way" welfare thought "comes from, and takes the Marxist politics.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ort out Giddens' original idea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hi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ing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elfare state, selects Britain a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welfare state, and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s of left and right on welfare state. It leads to the origin of Giddens' welfare thought of the third way.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of Giddens'"the third way"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class, welfare system, market and government,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of left and right. The fourth chapt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welfare state, introduces the social investment-oriented state as the future model of Giddens'"the third way" welfare thought.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Giddens'"the third way" welfare thought to the welfare state reform, and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welfare state re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welfar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聚;;困境与张力——吉登斯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之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2 宋祥秀;;激进政治的未来——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政治构想[J];湘潮(下半月);2011年09期

3 殷叙彝;施罗德、吉登斯谈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11期

4 汪建丰;风险社会与反思现代性——吉登斯的现代社会“风险”思想评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06期

5 白先愚;吉登斯对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的探索——国外名家论社会主义(一)[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6 周德清,李光玉;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邹吉忠;应对全球化:制度变革与生活政治——评吉登斯的全球化方略[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贾中海,刘莉;“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哲学观——吉登斯思想解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9 陈华兴;关于吉登斯政治哲学的初步评价[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黄皖毅;全球化、个人与生活政治——吉登斯关于全球化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琴;;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朱红文;;社会科学观念的变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陈学明;马拥军;;马克思主义的命运——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马克思的启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德慧;政府规模:关键在于职能发挥[N];学习时报;2010年

2 胡颖峰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吴学安;“吉登斯悖论”:是谁阻碍环境文明前行的步伐?[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杭春燕;诗意地栖居,,须破“吉登斯悖论”[N];新华日报;2013年

5 徐迅;不与国际接轨难有经济繁荣[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一个折中的幻想[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郭忠华 中山大学政治学系;对吉登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透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徐桓(学人);吉登斯的尴尬和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郭忠华;从“文本”到“现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郭台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走进现场:人物思想研究要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中英;吉登斯的信任观及其当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2 于素芳;吉登斯的积极社会福利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雪荆;吉登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黄永祥;国家理论:马克思与吉登斯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迪;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郭锐峰;论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7 张廷峗;吉登斯本体性安全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林辰;吉登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李伟;吉登斯人的解放的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贾思宇;弱者的力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9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49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