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地上之城”到“世界帝国”——但丁对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继承与修正

发布时间:2019-04-12 16:32
【摘要】:但丁的"世界帝国"思想是对奥古斯丁"双城"理念的继承与修正,对奥古斯丁来说,"地上和平"的意义在于制止更深的罪恶,而对但丁来说,"世界帝国"所促成的善是人的两重目的之一。由于但丁认为帝国政体使人类与上帝更为接近,他将罗马的统治看做是神意的体现。这种思想贯穿在其《帝制论》与《神曲》的写作之中。在《炼狱篇》末尾,但丁特别通过格利丰及其牵引的凯旋车这样的形象表达了他的世界帝国理想和世界历史观。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阳;;但丁·加里布埃尔·罗赛蒂的但丁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张春杰;;但丁作品中的自由意志观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孙丽伟;;关于但丁《神曲》中的文化启蒙意义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4期

4 皇甫睿;;《神曲》中的两希文化对立与融合[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3期

5 杨克敏;;《神曲》——人的精神结构的剖面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聂朝晖;;莎士比亚与《圣经》[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陆建德;;互文性、信仰及其他——读大江健三郎《别了!我的书》[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6期

8 杨克敏;;《神曲》的《圣经》叙事策略[J];文学教育(上);2008年04期

9 初瑶;;《神曲》的宗教情怀及其“灵”性[J];文教资料;2012年33期

10 宋清华;;人类理想:自由探索与遵循规范的统一[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启宏;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英英;新时期以来新诗的史诗性写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世海;撒种在荆棘[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金玲;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罗塞蒂绘画的时间景观[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亚飞;存在的悲剧与死亡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1年

2 范德龙;欧洲史诗传统视野下的《失乐园》[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杨秀媚;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但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倪霞;《神曲》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凯旋;爱的幻影——浅析贝娅特丽齐在《新生》中的象征意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仁青才让;论藏传佛教对藏族教育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D];西藏大学;2012年

7 张晓丽;论撒旦文学形象的演变及其深层寓意[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胡立后;《神曲》中双希文化冲突与但丁的意图[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文优;“在战斗”与“在路上”[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沈逸;论《尤利西斯》中《喀耳刻》一章的幻觉艺术[D];浙江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飞;;奥古斯丁与尘世政治的价值——关于第三座城的争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夏洞奇;;“两座城”学说与奥古斯丁的国家观[J];江海学刊;2007年05期

3 苏亚辉;;奥古斯丁的时间观[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张圆;;论奥古斯丁的国家观[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孟凡芹;;奥古斯丁的宗教幸福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界;2011年02期

6 李晓敏;;圣·奥古斯丁的神学自然法的追述[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7 石敏敏;;论奥古斯丁的世界历史观念[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8 赵剑;;存在、认识和时间:奥古斯丁的主体性路线[J];学理论;2013年19期

9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辨正[J];理论界;2009年12期

10 朱朝辉;理性与信仰的交汇──浅析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J];理论学刊;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朝;;论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形上起点(发言稿)[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锦纶;;从“秩序”到政治秩序——奥古斯丁社会论的内在逻辑[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3 王晓朝;;我疑故我在——论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形上起点[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4 吴天岳;;罪与罚中的羞——重构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羞感[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5 吴飞;;绝望中的生命自由——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望德”与自杀禁忌[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尹景旺;;友谊的焦虑——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的一种解读[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7 夏洞奇;;奥古斯丁与多纳特派:宗教强制理论的形成[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8 吴飞;;绝望中的生命自由——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望德”与自杀禁忌[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C];2007年

9 章雪富;;论奥古斯丁的“为恶而恶”的观念[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八辑)[C];2014年

10 章雪富;;救赎乃是一种记忆的降临——论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卷的圣父位格[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花威 北京大学哲学系;奥古斯丁论意志的存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孙帅;超越自然:奥古斯丁论家庭与政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夏洞奇 复旦大学历史系;“形而下”的奥古斯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夏洞奇 复旦大学历史系;奥古斯丁的多重面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陈建民;市领导会见西班牙客人[N];杭州日报;2007年

6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郭思媛;奥古斯丁和他的《上帝之城》[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作为主教的奥古斯丁和古代北非教会[N];文汇报;2013年

8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花威;恶之花:奥古斯丁与恶的吊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彭小瑜;“使我的灵魂为爱你而歌颂你”[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武斌;问题是生活的发动机[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瀚声;奥古斯丁的历史神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宋巍;试论圣·奥古斯丁在不列颠地区的传教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校平;奥古斯丁的恩典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符学伟;论奥古斯丁前后期的自由意志说[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丽芳;论圣·奥古斯丁的神学美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元晓;奥古斯丁的时间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汪志军;意愿与恩典[D];山东大学;2012年

8 刘利;论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国家”学说[D];复旦大学;2012年

9 郑胜男;奥古斯丁灵魂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周欧;奥古斯丁的婚姻观[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7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57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