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契约论式的世界正义理论——对罗尔斯和博格的一种批判性考察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the 17th century British philosopher Hobbes put forward a more systematic thought of social contract theory from the choice of human existence in the natural state. Locke, Rousseau and Kant further developed the contract theory based on Hobbes, and constructed their own theory of state on this basis. At this point, contract theory, as one of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of western political thinking in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constitutes the mainstream methodology of liberal political philosophy. Until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was strongly challenged, and the classical contract theory based on natural law increasingly lost its appeal to people and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utilitarianism. In the 1970s, Rawls was taken a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D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常永强;;托马斯·博格全球正义理论的论证思路及其内在悖论[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2期
2 唐勇;;论平等发展权的理论渊源[J];观察与思考;2014年05期
3 姜涌;;道德善与非道德善[J];东岳论丛;2014年07期
4 郑智航;;全球正义视角下免于贫困权利的实现[J];法商研究;2015年01期
5 杨通进;;人的观念与全球正义[J];道德与文明;2015年01期
6 汪习根;;论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J];中国法学;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志君;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向青山;论涛慕思·博格的全球正义理论[D];南京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论经济正义的凸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2 黎珍;社会资本与正义的实现[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3 王志刚,贾中海;公平的正义理论及其权利依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谧;张军;;“正义”原则的价值透视[J];学习论坛;2006年03期
5 王娜;;修复正义的理论之争[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6 张振国;;抽象正义与可感知的正义[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7 李飞;;探寻正义之源——读《正义的两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丁先存;;近代西方正义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启示[J];行政论坛;2008年02期
9 朱华彬;;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看何谓“正义”[J];岭南学刊;2008年02期
10 贾中海;刘军;;论公平正义[J];理论前沿;2008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2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4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7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9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2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鹤;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冲;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理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薇;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倩;马克思批判性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玉梅;论资本主义与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旭凤;阿马蒂亚·森“平等的正义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军垒;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9 白晓明;柏拉图正义理论的探究[D];湖北大学;2013年
10 范保丹;涛慕思·博格全球正义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08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0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