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16 14:09
【摘要】: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民族思想启蒙第一人,也是我国近代坚持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振兴民族、富强国家之路的政治家。在中华民族遭受豆剖瓜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梁启超剖析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及弊端,提出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思想。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社会和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启蒙作用。他引导人们深思中国困境,启发了一批当时中国的青年志士更重要的是他兼顾了中国民族“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历史任务,推动中国人民现代意识觉醒的同时,倡导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新民说》是梁启超新民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以专题形式论述了国民与国家、个体与群体、私德与公德、自由与自尊、权利与义务等关系,探讨了新民的人格特性及彼此间的关系。他阐释的新民内容正是中国近代公民教育的核心。他的新民理论系统论述了一个社会中公民应该具备的国家观念、爱国热情、权利义务思想、公民道德观等素质,构建了以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公民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也是中国社会改革过程中道德重建的客观需要。 梁启超论述的新民问题,是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关键。人是社会的主体,推动社会的发展必先提高国民素质。同理,改造社会政治必须要改造国民的思想,离开人这一社会主体来谈论社会问题,犹如舍本求末。人的现代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改造社会必须改变人们的思想,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型民众。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我们努力追求先进科学技术和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并提高公民的素质,公民教育仍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由于时代和思想的限制,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存有些许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他提出的新民理论仍对我国现代公民教育起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秀红;主权回归下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2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茅于轼;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J];学习月刊;2003年05期

4 涂s,

本文编号:2527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27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3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