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内在张力

发布时间:2019-09-09 12:07
【摘要】: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内在张力是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事实在正义价值判断中的辩证反映,是作为价值判断的正义对发展着的社会历史的辩证把握和引领,在正义价值与实践事实之间的"适应-紧张-发展-引领"的辩证关系,在正义理论的演进中,又体现为个体与共同体,阶级性与人类性,价值性与事实性之间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内在张力深刻体现了历史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特质,又构成了马克思正义理论发展的活力,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研究”(12JD710123)
【分类号】:A811;D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书阶;;马克思的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2 马俊领;魏娟;;论埃尔斯特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重建[J];社会科学家;2010年01期

3 何泌章;夏代云;;劳动异化与道德异化的中国语境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4 李怀杰;祝小宁;;马克思政治正义及当代价值探究[J];理论与改革;2010年06期

5 杨学功;;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态度[J];岭南学刊;2007年01期

6 孙红兰;;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及其对自由主义的超越[J];沧桑;2010年10期

7 文析东;《哲学的贫困》中蕴含着的内在理论张力[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10期

8 文华良;;和谐社会要义: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探寻与启示[J];前沿;2010年08期

9 龙佳解;蒋红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经济学话语及对中国当代启示[J];理论探讨;2010年05期

10 马积华;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时间商榷[J];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张玉琛;;浅论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6 吕国辉;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小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7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马蓥伯;;第一讲 为什么要认真读点马列原著?[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9 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年[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林坚;;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探微[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 执笔:邹诗鹏 安邦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国外马克思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4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5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高放;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N];北京日报;2003年

7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8 《科技导报》副主编 蔡德诚;马克思:千年第一思想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华东师大哲学系 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华;“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5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6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9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10 顾习龙;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积伟;马克思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4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6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爱国;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看全球化[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义桂;马克思理论观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9 汪涛;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3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33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