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应该如何对待宗教——以《利维坦》的分析为例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12&ZD122)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黄忠晶;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江振春;;调和与共融——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形成[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8 李洪恩;;和谐社会下的人性化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相龙烽;;“道成肉身”与神话思维——《圣经》隐喻的始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宽容的内涵及教育意蕴[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向晨;;一个神学政治的方案——霍布斯《利维坦》新解[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超;“亚洲宗教、民族热点问题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大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黄岭峻;论宪政的宗教之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反对反动的阶}煽起宗教仇墫,来分散V诘淖⒁饬J];教学与研究;1959年04期
4 张作耀;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J];近代史研究;1980年02期
5 林国基;论托克维尔的平等观与宗教观[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4期
6 郑芸;;西方公民社会形成原因探微——兼从中西方公民社会发展史比较谈起[J];学术论坛;2007年10期
7 孙立新;李强;;托克维尔论“公众舆论”[J];理论学刊;2008年11期
8 戴继诚;;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振海;政治特性与政治体系的现代诠释[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10 魏伟;;世界政党形势的新变化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怀彦;;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戴建兵;;关于民间思想的一点想法[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4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5 黄开国;;春秋时期开明政治对思想文化的影响[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周志;王凯;;政治文明与政治理性[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7 龚鹏程;;画歪的脸谱 孟德斯鸠的中国观[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董建萍;;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与社会主义变革[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吴来苏;;朱熹“德刑兼施”政治伦理观探论[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一)[N];学习时报;2004年
2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二)[N];学习时报;2004年
3 苏刚;政治体温的“冷”与“热”[N];南方周末;2007年
4 傅建世;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N];吉林日报;2004年
5 陈云生;立宪政治与常规政治[N];学习时报;2004年
6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 王晓群 编译;齐泽克:抵制就是投降[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武树帜;权力也有两重性[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郁建兴;和谐社会:是什么与不是什么[N];南方日报;2005年
9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 沈大明;执政党首先是一个和谐的政党[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邓伟志;“和谐社会”浅说[N];组织人事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霞;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程党根;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王东明;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董金华;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社会契约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6 卢鹏;从法律拟制到政治拟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靳松;个人、政府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8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9 郑振成;新自由主义改革与民众主义执政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宙;王廷相的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4年
2 王宝霞;民主政治与公民参与[D];山东大学;2005年
3 高小莹;自由人的生存世界:走向自主治理[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莹;论汉娜·阿伦特的自由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5 冯丽;斯密论正义和仁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董继超;陈独秀资本主义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庆华;马相伯思想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细琴;梁漱溟的政权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俊峰;真正的政治:回答一种生活方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杰;孙中山民权思想初探[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4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3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