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交流、任期与经济一体化——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勇;李真;;财政分权与地区市场分割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2 平新乔;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3 陈绪群,赵立群;试论实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理论依据[J];党建研究;1996年04期
4 范子英;张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5 杨海生;罗党论;陈少凌;;资源禀赋、官员交流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6 陆铭;陈钊;杨真真;;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收益递增、策略性行为和分工的效率损失[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7 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8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9 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10 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陶来利;周恺;朱杰;;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7 高永祥;;国际分工演化与我国地区专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8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9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苗月新;;西部开发与扩大内需的产业政策选择[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6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9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祝鹤;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产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蕾;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勇;李真;;财政分权与地区市场分割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2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3 平新乔;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4 刘军;邱长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评估[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5 陈绪群,赵立群;试论实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理论依据[J];党建研究;1996年04期
6 王剑,徐康宁;FDI的地区聚集及其空间演化——以江苏为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2期
7 黄赜琳;王敬云;;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8 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9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10 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去向、任期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强;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社会结构的冲击——论法国社会党理论家伯比先生讲座[J];欧洲;2000年04期
2 郭春明;;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制协调机制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时延春;;海湾合作委员会努力实现经济一体化[J];国际展望;1983年06期
4 陶慕华;李满生;;阿拉伯畜牧发展公司——阿拉伯经济一体化成果之一[J];国际展望;1984年07期
5 许昌志;刘永平;;中亚三国一体化[J];世界知识;1996年17期
6 张宇燕;张静春;;亚洲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印关系[J];当代亚太;2006年02期
7 向文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西欧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与挑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2期
8 邓云峰;;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湘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湖湘论坛;2011年03期
9 王兵银;周延丽;;俄罗斯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浅析[J];和平与发展;2011年04期
10 方幼封;;拉美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J];国际展望;199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先诚;;地区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引擎[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中共樟树市委党校课题组;喻映旭;黄如林;张芬;;打造“丰樟高”经济一体化[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增发;;为本地企业在加快西咸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四辑)[C];2011年
4 ;序[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5 李德水;;坚定信心,努力实现稳中求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6 沈安;;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经济联盟——拉美团结自强争取独立的历史道路[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7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邝福光;;关于钦北防经济一体化的一些构想(节选)[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9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曙光;;市场分割、资本深化和教育深化——关于就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竹汝;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关键仍在政府职能转变[N];解放日报;2007年
2 张云鹏;西咸经济一体化人才合作机制正式建立[N];国际商报;2006年
3 记者 崔钟文;龙井朝阳川镇划归延吉[N];吉林日报;2008年
4 卢芳;助推工业经济大发展[N];中国财经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伟;加快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N];昌吉日报;2007年
6 记者 唐临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调研组来昌[N];昌吉日报;2007年
7 袁胜育 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以一体化应对一体化[N];东方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齐宇强 通讯员 高怀军 王鹏飞;打造共赢的经济发展航母[N];陕西日报;2006年
9 张兆安;把握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N];文汇报;2007年
10 通讯员 钟益 记者 师炜;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促进共同发展[N];西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洁;国内市场分割问题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宋志涛;经济开放、市场分割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D];山东大学;2012年
3 邹功达;中国A股与B股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复旦大学;2005年
5 倪考莲;论加勒比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区域主义[D];复旦大学;2005年
6 殷红海;中国A、B股市场的分割性检验[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震龙;“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窦宗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与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禹东秀;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中韩海运物流合作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吴丽丽;成德绵城市带战略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孙倩;边界效应与长三角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国锋;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顺;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和主导力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张逍;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兰丹丹;论东盟贸易政策体系及实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潘吉平;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名才;比较优势与中日韩经济一体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凡蓉蓉;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6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4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