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的三个时刻: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与洛克的递进展现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EE003)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栋豪;;法律拟制及其刑法视域的中国检讨[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2 赵书山;;超越“契约交易型” 实现“愉悦化”——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4期
3 补爱华;;“怪兽”也离不开语言——从《利维坦》看霍布斯的语言观[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4 范丽娟;于文秀;;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性作品文学性和主体性探讨[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5 钱玉英;;“最低限度的国家”:诺奇克国家理论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8年05期
6 桑玉成;论政府管理的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J];政治学研究;1996年03期
7 丁姝婷;;中国政治生态下的政府公信力现状面面观[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葛涛安;;从伊壁鸠鲁到卢梭: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反思与前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许章润;;论国家利益的合法性转向[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姚中秋;;自由主义、宪政主义与立宪政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向晨;;一个神学政治的方案——霍布斯《利维坦》新解[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瑞莲;周潭;;善恶评判与我国行政管理观念创新[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冬生;;霍布斯与洛克政府理论及其比较[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永茂;;论霍布斯、洛克的自然状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陈惠芳;;卢梭同霍布斯、洛克自然状态描述之比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詹福满,苗静;有限政府理论的宪政分析——以霍布斯、洛克为例[J];政治与法律;2005年03期
5 王聪;;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之比较[J];黑河学刊;2009年07期
6 文小勇;;霍布斯与洛克的政治理性论比较及其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7 荣之君;曹琪;;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学说的浅析与比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王威孚;朱磊;;洛克与霍布斯两种自然状态之比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9 张怀民;朱磊;;洛克与霍布斯两种自然状态之比较[J];理论观察;2006年01期
10 刘秀华;;霍布斯和洛克自然状态思想比较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锴;;读《君主论》试析我国行政权力的运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德中;;从价值多元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B·威廉姆斯政治哲学探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宋宽锋;;英国近代政治哲学中的“家”与“国”——以儒家和现代新儒家的“家国关系论”为参照[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覃启波;;现代行政权的定位与现代行政权异化之防范[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Phil Harris;Parkgate Road;;商界可持续发展与责任:马基雅维利和马尔萨斯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新州;霍布斯的国家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谭彦德;为什么要重提霍布斯及利维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张丽艳;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4 张丽艳;恰当的规则产生公正的秩序[N];学习时报;2005年
5 霍伟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德抑或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黄雯 本报记者 张守营;通往理想社会秩序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张霁爽;文化多元时代的政治秩序[N];法制日报;2009年
8 梁展;卢梭的“公意说”:公共意志与个人自由[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莫枫;《共和的理念》:人类说有光,于是就有了光?[N];经济观察报;2010年
10 周春生;马基雅维利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2 肖丹;卢梭政府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商学哲;“人性”与自由[D];山东大学;2012年
5 黎世光;政治哲学的现代危机和古典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子飞;反启蒙运动的启蒙—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靳松;个人、政府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论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祁晓栋;霍布斯和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差异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菁;论霍布斯与洛克的自由观及其异同[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业强;个人与国家之间:霍布斯公民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超;世俗威权制度建构的逻辑[D];山东大学;2009年
6 信国策;试析施特劳斯基于现代性角度对洛克思想的认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雷艳平;霍布斯激情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宪武;霍布斯人性观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由长龙;论霍布斯的国家观[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秦相平;霍布斯的自由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4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