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二程”政治哲学的超越向度

发布时间:2019-10-16 14:34
【摘要】:二程的"天理"论不仅构建了宋代新儒学贯通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普遍法则,更是儒家知识分子争回政治话语的自觉行动。但以往对二程的哲学探讨,多停留在对其义理、心性、为学工夫等问题的阐发,忽视了二程"天理"精神的一个重要焦点,即对重建国家权威和政治秩序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多与道德问题勾连在一起,导致了对道德的理解走向多元和相对,支撑政治权威的终极依据被消解在权力斗争的藉口中,"天理"思想所蕴含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在现实处境中被丢弃。因此,如何将二程"天理"学说的现实政治指向提炼出来,而又对其内在的超越境界作出正确评价,就成为研究二程政治哲学所关注的重点。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社科院哲学所;河北大学期刊社《日本问题研究》;
【分类号】:B01;D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侯道娟;;义务论视阈下的职业道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霞;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查屏球;;名家选本的初始化效应——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杨星;;罗从彦之政治思想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雷戈;;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进;;朱熹宗教观探析[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9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丽;陆九渊人生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桂珊;况周颐词作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宏;《人谱》与蕺山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征清;“天人合一”与新建构认识翻译范式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凯;;试论二程“天理”说的思想特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2 陈长根;浅论朱熹的理欲观及其现实教育意义[J];南平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3 李禹阶,吴静;二程缘气以论性思想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02期

4 乔卫平;;也谈船山与二程在“性即理”命题上的基本分歧——兼与张武同志商榷[J];船山学刊;1988年02期

5 高秀昌;;论墨子关于政治与宗教关系之思想[J];中州学刊;2006年02期

6 张登巧;周开扩;;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陈忻;;二程理学思想中的文学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8 启良;;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9 陈家琪;;如何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重新理解培根与笛卡尔[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殷波;;庄子“天地大美”思想的现代阐释[J];管子学刊;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东屏;潘红霞;;朱熹理欲观新释[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增辉;;朱熹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徐英瑾;;对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学进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傅小凡;;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承耕;董承荣;;董仲舒生平思想概述[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凤才;;霍耐特承认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7 包利民;;《罗尔斯篇》——试论斯特劳斯派对现代性学问的挑战[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冯颜利;王雄;;柯亨的公正思想初探[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董承耕;董承荣;;董仲舒生平思想概述[A];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专集[C];2002年

10 赵敦华;;中国哲学、大哲学和世界哲学[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汉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性理之学”的哲学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俞宣孟 李t ;超越之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陈媛 复旦大学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学院;现代化的中国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汤一介;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李明珠;道家的超越智慧[N];光明日报;2002年

6 王凤才;哪里有蔑视,哪里就有反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田澍;经邦安国与思想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8 晓白;重视当代世界多元文化一政治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江怡;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锋;朱熹政治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张金兰;关洛学派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强;“太极”概念内涵的流衍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王和君;胡宏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巧生;二程弟子心性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吴志翔;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剑;生存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陈京伟;程伊川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维静;论马克思人学思想对西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超越[D];西北大学;2008年

2 舒易红;本能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匡一;论马克思哲学对虚无主义的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燕;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观[D];吉林大学;2008年

5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张丽丽;超越技术理性束缚的人的解放[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姚海涛;批判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7年

8 冷琳琳;费尔巴哈哲学[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基源;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魏伟;西方个体主义的价值目标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0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50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