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空间政治与认知图绘——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9-10-22 09:28
【摘要】:空间概念是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詹姆逊看来,重新思考空间,并结合空间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显出来的重要性而促成政治化的空间意识和激进的空间实践,不仅是晚期资本主义背景下生成激进的文化政治的条件之一,也是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的要务之一。正是在空间研究的基础上,詹姆逊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图绘的文化策略。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分类号】:D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论全球化的再现问题[J];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宙;;马克思文化思想考论[J];武陵学刊;2011年03期

2 王君;;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趋势——论詹姆逊的全球文化思想[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吕宁兴;耿虹;;中国城市建筑景观与后殖民主义批评——中国城市建筑景观“趋同”的思想根源及其出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4 万书辉;;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经典生产问题[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5 李长中;;“拼凑”的后现代与“总体性”的文本阐释——詹姆逊的“超空间”理论分析[J];东方丛刊;2009年03期

6 李世涛;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问题——詹姆逊与中国现代性道路的选择[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7 赵国新;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8 李世涛;;后现代语境下的政治选择——詹姆逊的政治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9 王德胜;;在文学“边界”之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10 李进书;;世界性知识分子和地域性知识分子:詹姆逊的双重身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文化变迁与价值冲突[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2 彭瑜;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接合理论[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李慧;中国电视现代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聂小琴;论萨义德的政治阅读文本分析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飞艳;詹姆逊的超空间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秀红;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熊国祥;XX公司企业文化透析[D];广西大学;2004年

9 张丽青;政治视角构成一切阅读和阐释的绝对视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卢迎安;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形象的再现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久红;陈培永;;论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美学[J];艺术百家;2006年07期

2 马徒;经济全球化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杨国亮;;后金融危机时代:自由主义,抑或保护主义?[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4 哈里·马格多夫;孔德宏;牛晋芳;;马格多夫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四封书信[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4期

5 罗维萍;论“两个必然”的现实进程[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王亮;;重构资本主义文化秩序——从社会批判角度看贝尔、哈贝马斯和杰姆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杜秀春;;试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学”[J];兰州学刊;2008年S1期

8 王家峰;;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一个解释框架[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朱康;;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地形志——福柯、斯皮瓦克、杰姆逊之间的两次“对话”[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飞岸;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争”在何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向帅;论“新帝国主义”及其主要特征[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1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51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