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研究述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少安;姜树广;;制度性惩罚与人类合作秩序的维持[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1期
2 张文娟;张惠;;黑暗三人格的两面性及心理机制解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黄攸立;梁超;;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汤舒俊;;探讨企业中厚黑学的结果与应对[J];企业导报;2012年01期
5 刘勇;陈健芷;姜梦;李响;;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Z1期
6 沈忠福;贾蕊;;催产素在社交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30期
7 张晓红;;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性和商业性探讨[J];商业时代;2013年13期
8 徐瑞荣;;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12期
9 张振声;屈佳;;我国服刑人员情绪类型研究[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吴华波;贾建荣;周婷婷;袁靖嘉;张德玄;;催产素及受体基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2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菲德尔·卡斯特罗;郭懋安;;马基雅维里战略[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2期
2 吴清彬;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论述评[J];思想战线;1998年02期
3 贡太雷;;民族国家的政治秩序与自由——论马基雅维里的实践政治设计[J];经典中的法理;2011年02期
4 靳艳;论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赵玉英;论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史上的地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鲁慎;论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理论观[J];宁夏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7 陈静;马基雅维里思想的阿拉伯先驱:伊本·扎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万齐洲;马基雅维里与韩非权力观之比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姚剑文;思想史“减法”中的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正名”辨[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10 何晓明;韩非与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之比较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耿耀国;苏林雁;王长虹;苏巧荣;范方;李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马基雅维里信念及其相关的行为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波;;政治和法治的钟摆——以国家观念(文化)史为视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升平;什么是马基雅维里政策?[N];人民日报;2008年
2 张国清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基雅维里:一个堕落的天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宋丽亚;马基雅维里历史解释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 孔新峰;马基雅维里:微笑还是伪笑?[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田晓玲;马基雅维里从来不是一个马基雅维里主义者[N];文汇报;2013年
6 张丽艳;千秋功罪凭谁说[N];学习时报;2004年
7 李强;“误读的杰作”?[N];南方周末;2004年
8 清华大学副教授 彭刚;大学里的“接轨”与“特色”[N];南方周末;2009年
9 尹建龙;两位巨人与意大利民族主义的勃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康子兴 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重申“政治”的亚当·斯密[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少鹏;自由与共和国的创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军红;马基雅维里爱国主义思想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2 薛文宁;马基雅维里的共和政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宋会峰;马基雅维里的现代政体观[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杨柳;君主与共和:马基雅维里的面相[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n,
本文编号:2554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5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