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与分层:公共事务的公众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小雯;;网络民主平民化何以可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2 冯丕红;;“参与治理”的困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3 陆敬筠;仲伟俊;梅姝娥;;电子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度的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08年02期
4 张彩红;张艳臣;;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5 张铁军;;论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6 郭渐强;田园;;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障碍与克服途径[J];求索;2010年01期
7 魏建森;;公众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原则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琳;;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程静;;论公众参与型政府决策模式的构建[J];决策咨询通讯;2007年06期
10 袭亮;张建伟;张婷;;从政治文明的视角透视政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2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学军;;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4 马英娟;;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张秀雄;;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纪俊臣;林怡均;;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陈达铃;;企业型政府——通向世界领袖之路——可能影响人类未来100年政治进程的思想[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家喜;;公民参与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曹堂哲;;公共领域中行政的性质——兼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种新构想[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锡锌;公共决策不能忽略公众话语权[N];法制日报;2006年
2 李建华 《伦理学与公共事务》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术繁荣与期刊“另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王锡梓;公共决策不能忽略话语权[N];连云港日报;2006年
4 记者 王平 孙立极;两岸公共管理论坛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林春逸 刘鑫淼 马宁;培育公共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N];广西日报;2005年
6 赵建春 王其江;如何构建和谐郑州[N];郑州日报;2005年
7 高秦伟;民主:委托与参与的进路[N];学习时报;2005年
8 李海青;公共理性实践的两大领域[N];学习时报;2007年
9 刘山鹰;民主何以需要人大代表?[N];检察日报;2004年
10 郭忠华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监督式民主:约翰·基恩的民主新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D];厦门大学;2006年
2 刘伟;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辉;论协同型政府[D];吉林大学;2010年
4 马敬仁;政府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5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范俊玉;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9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梁美妍;话语民主与微观权力:虚拟公民社会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许鹏;行政管理中的软法之治[D];吉林大学;2008年
3 徐德平;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素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时影;论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多元协作治理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耿长娟;城市政治研究的要素与理论流派[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李蕾;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杨钊;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庞娜;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评析[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广福;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5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5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