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工作单位社会的变化及其治理困境——基于民主与治理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11-06 12:1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渗透、国有企业改革、资源的自由流动和社会自主性的增加等,从基础性层面对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的单位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引发了单位制社会在控制机制、制度空间以及单位形态上的重要变化。中国进入了后单位制社会时代,带来了以员工利益为核心的工资、保障、福利等诸多层面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从而改变了单位治理的旧有格局,增加了单位治理的复杂性。实现单位治理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单位民主,通过民主的利益均衡作用实现工作单位社会内部利益的均衡与协调,促进工作单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路路;论“单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2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3 武中哲;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的政治功能与生存空间[J];文史哲;2004年03期

4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5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6 吴志敏;;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学术论坛;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业勤;杨雪云;;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命题及其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赵旭东;;互惠、公正与法制现代性——一个华北村落的纠纷解决[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3 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叶军;陈丽;管在高;;论SSP范式在环境保护结构绩效分析中的应用——以体制转型时期为例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5 卢雨霞;;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权力与市场——从苏南某村乡村精英身份的双重化看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因[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6 陈志宏;;意思自治原则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7 沈杰;我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韩俊魁;;农民的组织化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卢元镇;中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的社会学阐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10 王思斌;;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勇;许昀;;制约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因素——基于“国家与社会”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3(2011)[C];2012年

2 何江;;体制壁垒和法治本土化的制度演进[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杨雪云;;文化堕距与女性角色冲突[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柴彦威;肖作鹏;张艳;;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形成、特征及调控路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李彦博;;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成员依赖心理[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爱国;;建国以来社区建设的演进路径和基本经验[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刘平;;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10 王宗礼;;民间社会与社区自治[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锦玲;关系网络、银行信贷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8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4 侯喜春;介入社会资本:基督教会的社会救济作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帆;“最后的”邻居[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辉;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功能目标和系统环境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洪昌;制度变迁中的组织认同及社会认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鲍蓉;新单位制视角下文化事业单位的变迁[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2 沈越;;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J];经济研究;1988年02期

3 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年06期

4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周向阳;;清代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立法研究[J];求索;2010年02期

6 郑海明;丁雷;;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于显洋;单位意识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年05期

8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年05期

9 边燕杰,约翰·罗根,卢汉龙,潘允康,关颖;“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10 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钏翔;;政策网络研究的理论缘起、实践限度和发展前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金纬亘;;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理念及其主要渊源——兼论卢梭的“主权不可分”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秦绪娜;郑曙村;;中外协商民主研究的差异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袁建军;金太军;;参与民主理论核心要素解读及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5期

5 蒋德海;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建议[J];探索与争鸣;1999年09期

6 ;坚定推进民主的政治意志[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2期

7 邹丽芬;;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邵明阳;;动态稳定:涵义、特点、权力结构与建设途径[J];理论与改革;2008年01期

9 金纬亘;;超越“选举”: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理念及其价值取向——兼论卢梭的“主权不可分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梁莹;;政治社会学走向善治的理由——社会资本在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渊源、成长及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彭勃;民主位置何在?——基层民主的观念更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周鸿陵;基层民主的影响[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李抒望;让民主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N];云南政协报;2004年

4 ;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N];学习时报;2006年

5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如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N];学习时报;2007年

6 刘荣;浅析法治与政治文明建设[N];云南日报;2003年

7 吴晓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以社会观察政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综述 刘薇 正经;知识界建言政治文明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黄建军;“多数的暴政”暴露民主弊端[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益;社会资本与基层民主治理[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闯;绿色政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熊剑龙;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4 纪已睿;绿党的伦理思想及启示[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李春梅;罗伯特·达尔的“社会制约权力”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蕾;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郭艳明;政治生活的旁观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成;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6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56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