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农村政治研究中的学科融合与发展——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回顾

发布时间:2019-11-27 23:39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政治研究逐步兴起。进入到90年代,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农村政治研究主题的深化以及海外中国研究的推动,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跨学科融合也开始出现。在路径上,农村政治研究的跨学科融合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政治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的融合;二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三是政治学与历史学的融合。农村政治研究的跨学科融合,不仅增进了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也促进了农村政治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红敏;;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J];东南学术;2010年05期

2 黄卫平;陈家喜;;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民主选举的发展[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8年00期

3 王金红;蒋达勇;;制度过密化:解释村民自治发展瓶颈的一种理论假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王文龙;;“三农”研究的方法论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6期

5 陈洪生;;传统乡村治理的历史视阈: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力量的对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J];开放时代;2007年02期

7 黄陵东;下派“村官”何以可能:一种“合实践”的解释——基于南平市下派“村官”制度的一项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05期

8 刘朝晖;村落社会研究与民族志方法[J];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9 彭正德;;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10年01期

10 郑卫东;“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袁方成;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义强;民主和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相宏;失范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朋;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成林;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黄振华;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吴桂英;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敏杰;再访岳村:岳村政治后十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强;国家介入与村民行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黄小贺;中国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国崇;苏南乡镇企业改制与村级治理的变迁[D];苏州大学;2004年

5 陈清;城乡关系对乡村政治变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6 韩俊芳;现代化与村落的终结[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宇;蹲点:以湘西老村为例的人类学考察[D];中南大学;2006年

8 蒋达勇;制度过密化对村民自治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汇泉;徽州民间组织的建构与乡村治理[D];安徽大学;2007年

10 陈碧妹;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及路径选择[D];江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J];开放时代;2001年07期

2 贺雪峰;派性、选举与村集体经济[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3 白钢;中国村民自治法制建设平议[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学科发展三十周年庆典公告[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4期

2 崔华前;;论我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路径——基于对31所高校政治学学科建设现状的调研[J];政治学研究;2010年05期

3 陈剩勇;杨逢银;;政治学家埃莉诺学术成就的学科价值诠释[J];学术界;2010年12期

4 李桂民;;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特色与学科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刘义强;贺东航;;近年来欧洲政治学发展概述[J];江汉论坛;2009年08期

6 陈岳;孙龙;;中国政治学的跨学科融合与方法论演进[J];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7 赵宝煦;;当前我国政治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1986年01期

8 汪荔;;二次大战后的北欧政治学[J];政治学研究;1989年05期

9 ;《政治学研究》1989年总目录[J];政治学研究;1989年06期

10 郑维东;;建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长白论丛;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刘学斌;;政治学哲学:必要性与学科定位[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范炜烽;刘小年;;关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谢庆奎;;序言[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周淑真;;“政党政治学”的研究架构与时代意义[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桂琳;;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研究回顾——在2008年中国政治学年会上的总结发言[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海蛟;《政治学研究》编委会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叶晓娴 综合编译;美国“政治学研究”要出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马丁·史密斯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张亮/译;《政治学研究》:英国政治学研究会旗舰刊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康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关注“中心-边缘”结构,,发展“积极的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 李慎明;政治学研究30年[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麾;打开政治学研究的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李月军 中国军事科学院;年终回顾:2009年中国政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杨海蛟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杨海蛟:充分展示政治学的重大成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席殿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学研究[N];山西日报;2005年

10 世经政所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俊;民主的价值及其条件[D];复旦大学;2007年

2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检视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2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庄立峰;中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张岚;政治和谐视阈中的权力关系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毅;西方精英民主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冰越;和谐语境下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白鸽;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政治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杨灏涵;为民主辩白—探索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9 朱建华;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增益;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6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66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