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公共治理中志愿服务失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20:23
【摘要】: 西方学者之所以提出治理这个理念,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资源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灵,也看到了政府的失灵,他们希望通过对治理理念的研究,从市场和政府之外寻找到另外一种力量,以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近年来,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范式、新的理论,日益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并付诸实践。20世纪后80年代以来,志愿组织作为国家与市场体制之外的一个重要主体,它的广泛兴起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制度创新和技术变化,也是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公众需求的有效回应。志愿组织也会因为内在的局限性以及来自外部的干涉与支配等原因而产生失灵现象。像志愿组织的组织行为偏离志愿性和公益性,而出现资源配置的低效或价值取向的非公共性现象,从而在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产生功能性和效率上的缺陷。在强势主体专断干涉中,表现出商谈能力不足,独立性和自治能力不强等现象。志愿组织履行社会职能的效果和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事务的治理,关系到公共治理的成败。通过对志愿服务失灵的现有基本理论和现实困境的审视,转换传统的研究视角,围绕对志愿服务失灵治理机制建构的主线,运用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将志愿服务失灵问题至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分析志愿服务失灵的原因以及治理机制建构中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林;曲宗文;;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志愿服务者队伍建设[J];学习月刊;2006年10期

2 刘斌志;;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7年08期

3 任美华;;志愿服务当前存在的问题[J];东北之窗;2008年12期

4 王玮;孙琳;张有;;以奥运为契机,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J];教育艺术;2008年06期

5 ;关于尽快制定《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的议案(第25号)[J];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Z1期

6 项继权;;论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志愿服务——兼论大学生下农村基层的政策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4期

7 宋国英;汤建石;;论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公民人格的孕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5期

8 文国清;;志愿服务如何与国际化接轨[J];社区;2010年15期

9 余冰;志愿服务与社区工作──兼论广州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之路[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广东志愿服务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在我院隆重举行[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云业;李清;;我国志愿服务统一立法刍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桂真;;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建华;;志愿服务立法的几个问题──评《志愿服务法(草案初稿)》[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敏;;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中国志愿服务事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5 吴浩;;大爱无形:青年网络志愿服务活动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范文;;生态文明与公共治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臧雷振;;比较视域下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府政策因应[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白建军;黄万鹏;;“平安奥运”及志愿服务工作调查报告——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为例[A];热诚献奥运 全力筑平安——首都高校平安奥运行动长效机制研究[C];2009年

9 莫于川;;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若干基本问题——志愿服务法的立法宗旨、法律定位和基本原则[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金盛兰;;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面临问题的解决[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迪;志愿服务:呼唤全国性立法[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雨梅;志愿奉献谱绚丽乐章[N];贵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周远;我省社会志愿服务评选表彰活动启动[N];河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圣达;“小红帽”就在您身边[N];厦门日报;2008年

5 韩顺宏;志愿服务期待全国立法[N];人民日报;2008年

6 陈晓春;省志愿者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N];新华日报;2008年

7 见习记者 望远;2009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拉开帷幕[N];营口日报;2008年

8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吴俊;20万志愿者集中开展服务[N];湖北日报;2008年

9 实习记者 丁影;我市成立应急志愿服务支队[N];绵阳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左玮娜;志愿服务:从社会的榜样到内心的快乐[N];中国社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君;我国民族自治县公共治理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洪富艳;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平;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汪辉勇;公共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8年

8 皮钧;民族和谐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龚万达;社会生态视野中的志愿服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靖雅;我国志愿服务中的政府角色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2 常莹;网络技术对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延伟;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一项质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婷婷;公民社会视角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支持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雅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6 南麒;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志鹏;志愿服务组织激励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陈金伟;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管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转;青年志愿组织与学校周边社区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10 成双凤;论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9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09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