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正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8:01
【摘要】:正义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基础。社会正义主要是对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制度的伦理反思。本文试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对西方和中国传统的社会正义思想进行整合,结合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社会正义实现途径的曲折探索,给予社会正义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从而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正义问题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社会正义理论。西方社会正义理论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它为探讨社会正义提供一个最初始的理论框架,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展开的。西方正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正义思想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传统思想把正义的核心主要定位在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上,而西方正义理论把自身修养与社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和毛泽东、邓小平正义思想的总结将进一步深化对现阶段中国社会正义问题的认识。 第二部分和谐社会与社会正义。和谐社会的引入是遵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把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具体化为和谐社会,为进一步探讨社会正义问题提供一个具体的理论背景。通过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正义的缺失现象,,总结社会正义与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生态和谐的关系,得出社会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石的结论,以体现构建社会正义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第三部分社会正义的现实阐释与当代建构。通过以上对社会正义理论的总结和对和谐社会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对我国社会正义的阐释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制度正义。主要是制度本身的正义性,论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正义原则,权利平等、机会公平,结果公正原则。其二,程序正义。主要体现在立宪民主政体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司法公正上。其三,分配正义,主要阐述了分配的内容和原则。理论上探讨社会正义的目的就是要在现实上对社会正义进行建构。加强民主宪政建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具体政策上改革户籍制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道德建设都将促进社会正义的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1;D0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范华;;公平正义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实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畅;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演变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1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21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