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技术扩散机理与政府行为研究
【图文】:
散率图6-1共性技术扩散的因果图反馈回路,在系统动力学中,是用来描述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因果联系的回路。图6一1中的因果链构成的闭环因果网络即为反馈回路或称反馈环。反馈回路或反馈环有代数极性,在反馈回路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增加,经过反馈回路的作用,会引起自身同一方向变动趋势加强,出现自我强化、自我放大的效果。这一回路称为正反馈回路,若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增加,经过反馈回路的作用,会引起自身同一方向变动趋势减弱,其具有使回路各变量保持稳定的作用,这一回路称为负馈回路,,SD模型流程图:‘擎甲企业粼,,-----一。}扩散每次接触感染率.、二~~‘.~~路工_回路2潜在、丫“总企业数产;
攻关计划重点支持农业、信息、自动化、材料能源交通、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社会公共事业等8个领域,由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三部分组成。见图8一2项目领域分布.信息105个“自动化213个日材料216个.能源交通236个.农业661个d资源环境256个目医药卫生454个J社会事业177个目其它903个图8一2“十五”攻关计划课题按技术领域分布(资料来源:2006年度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重大项目高度体现了国家目标第一的原则,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最为紧要的重大问题的需求出发,以突出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为途径,以技术集成创新,开发新产品、建立新产业为目标,集中60%以上的科技攻关经费,突出重点,充分调动部门、地方、企业的积极性,整合全国科技力量,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重点项目则是重点攻克优先发展产业和领域提出的未被重大项目所覆盖的关键技术,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共性技术。引导项目是将符合攻关计划方向和条件,对地方主导产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035;F113.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申嫦娥;王达;;我国R&D投入模式的合理性判断[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2 娄岩;刘燕玲;黄鲁成;;基于专利分析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9期
3 栾春娟;王贤文;侯海燕;;国内外共性技术及其测度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4期
4 刘波;常珏宁;龙彦召;;基于技术预见视角的共性技术筛选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10期
5 王先亮;张瑞林;王晓芳;;体育用品共性技术及其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13年05期
6 浦墨;郑彦宁;赵筱媛;刘志辉;;共性技术识别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王先亮;体育用品共性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周睿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段翔钰;产业共性技术扩散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方荣贵;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比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邓衢文;基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共性技术扩散机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张蜜;生物医药业共性技术产业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武哲;物流产业共性技术构成体系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年
6 田晨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扩散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赵浩;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模式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82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8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