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制度
发布时间:2020-05-30 23:19
【摘要】: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研究和界定制度。本文是从哲学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方法论为基础提出和谐制度的基本内涵:所谓和谐制度首先强调“谐”,,指制度的构成、功能、机制包括制度背后所反映的价值、文化、规范、组织等因素配置上的合理性和融洽性,并且使其符合现实的人、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谐制度的“和”是指和谐制度规范和塑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社会秩序环境。和谐制度是“谐”与“和”的有机结合和互动,从而达到制度和谐。和谐制度的基本特征则论述了其整体性(和谐制度是由若干相互融洽、相互贯通的子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人本性(和谐制度以人为本);协调性(和谐制度的构成因素之间能够相互融洽、相互协调、相互贯通);以及其动态开放性(和谐制度是动态的、内在非平衡的、开放的系统状态)。和谐制度的功能是指在协调、融洽的制度下,使人获得发展的可能条件。和谐制度的基本形式则是指和谐制度要素、基本制度与非基本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和谐。同时,和谐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建构和谐社会主义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0
本文编号:2688880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邹吉忠;现代制度与自由秩序的形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3 冯开甫;;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袁庆明;制度效率的决定与制度效率递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吴向东;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制度与价值观[J];河北学刊;2005年03期
6 万光侠;制度分析: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蔡守秋;;环境秩序与环境效率——四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路甬祥;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9 辛鸣;重视制度但要走出制度神话[J];决策;2005年06期
10 程虹;自由秩序与制度变迁──对哈耶克的一种解释[J];江汉论坛;1999年12期
本文编号:2688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8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