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修辞性政治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0:37
【摘要】: 论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西塞罗的政治哲学。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思路,主要是基于对西塞罗政治哲学本质特征的理解。作为希腊哲学的忠实爱好者,西塞罗象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一样把政治与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学;作为罗马的实践政治家,西塞罗在建构自己的政治哲学的时候,又不象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那样,完全以哲学的先验理性来考察政治,而是更加回到政治本身上来,在政治的视野中结合哲学的理念与政治的实践。在西塞罗看来,希腊政治哲学之所以会走向抽象和空想,根本原因在于它完全否定了修辞学、语言能力所具有政治蕴含,从而在政治哲学的思考中完全抽空了政治的现实根基。因此,只有把修辞学引入到政治哲学的思考中来,并在修辞学、哲学与政治相统一的理论基点上才可能建构某种对现实政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政治哲学。 古典修辞学是一门使用语言的艺术,在希腊民主政治的环境中得到繁荣。但如果我们不把修辞学仅看作是一种说服的技艺,仅看作是希腊民主政治的纯粹附属物,而是把它还原到语言能力上来理解,古典修辞学就与古典政治生活形态具有了本质的关联。修辞学的说服能力来自于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说服。这种说服性的语言涉及的是人们意见性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并在交流与理解之中蕴含着人类群体性的生活方式。希腊人说人本质是语言的动物,也就是在说人本质是政治的动物。希腊哲学反对修辞学,不只是反对智者诡辩意义上的修辞学,它反对所有意见说服性的修辞学。或者说它反对的是希腊人传统的语言观与政治观。希腊哲学与修辞学对立,是真理与意见的对立,是哲学与政治的对立。简言之,是个体求知理性与政治群居理性的对立。希腊政治哲学家以哲学来理解政治,其最终的结果是,哲学性的政治完全否定了希腊人现实的政治,个体性的理智美德完全取代了公民性的政治德性。 有鉴于此,西塞罗的政治哲学力图把修辞学、哲学与政治统一起来。它一方面通过修辞学来理解人和政治,把人还原到政治上来理解;一方面又通过修辞学来改造哲学,把希腊那个纯粹求知性的哲学改造成以政治生活为先在视野,以实践为目的的政治实践理性。学园怀疑主义的哲学理论与方法为西塞罗的这种努力提供了理论基点。首先,学园怀疑主义强调确切真理认识的不可获得性,因而否定了哲学纯粹爱智慧的追求;其次,学园怀疑主义强调哲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可能性的真理,并以此指导人类可能性的生活。学园怀疑主义的这种可能性真理,在方法论上体现了哲学辩驳与修辞学陈述的结合,在理论归结点上把哲学与人类的实践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 从这样的理论基点出发,西塞罗的政治哲学与希腊政治哲学相比,其本质的特点在于,它更加回到政治本身上来,回到政治的“前见”上来。这具体体现在:第一,西塞罗明确地表明了一种政治本体论的立场,强调人本性是政治动物,并以一种本体的优先性要求哲学为政治服务;第二,西塞罗区分了所有人类普遍性的自然共和国与部分人形成的现实习俗共和国,从而在普遍与特殊的意义上把自然与习俗结合起来:习俗以自然为前提,自然又以习俗作为自身的现实体现;第三,在对普遍自然共和国与现实习俗共和国的区分当中,西塞罗把财产作为一个根本要素给予了现实习俗共和国。通过对财产要素的强调,西塞罗一方面把私有财产保护这一非德性的重要功能给予了习俗共和国,另一方面又通过强调共和国本身作为所有公民的共同财产,阐明了共和国的公民性和公民主权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095
本文编号:2692030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095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吕占军;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2世纪末汉代与古罗马道德语言观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政;政治家的理想国[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9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