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利与秩序之间: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0-07-19 05:08
【摘要】:真正的哲学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活的灵魂。哲学中的问题总是来自问题中的哲学,总是回应时代的重大问题。权利与秩序的关系问题就是如此。正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域,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差异性权利主体相继出现,权利主体意识日益觉醒,权利意识显著增强,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如何建立一个民主有序的稳定制度有效地保障个人权利,成为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大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主要目标。在当代中国,“人权理论成为治国理政的主要原则,权利话语成为主流的政治话语,保障人权构成制度变革的重要目标,争取和维护民权的运动构成政治实践的新景象。”①如何不断扩大民主、保障个人合法权利已经成为现代治国理政的价值基础。个人权利的实现程度、民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尺度,政治现代性就是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个人合法权利的政治制度体系。然而,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性的稳定性总是要经历现代化的不稳定动荡来达到。变革中的政治社会对来自社会不断增长的民主权利要求的有效回应,需要通过发展制度性的容纳空间来实现。秩序和稳定是制度能够容纳社会日益增长的民主权利要求的支撑性或限制性边界条件。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政治稳定是一切政治现代化得以推进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我们追求的政治现代化是有序的、有效的制度变革,而不是撇开一切制度因素而造就的所谓“大民主”。问题在于:权利政治和秩序政治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有效地保持在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推进的有效平衡点上。如果发生向任何一个极端的摇摆,哪怕是所谓“钟摆原理”,也可能彻底焚毁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前途。19世纪末,德国的马克斯·韦伯曾经担忧他的国家政治前途:因为德国长期缺乏自由民主传统,可能会因民众不知道如何追求民主而误入雅各宾专政的窠臼;因不知如何追求秩序而偏向极权主义。希特勒的上台使他的预言不幸被言中。中国也同样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公民权利政治的极端伸张如果没有秩序政治的支持,则会重蹈“文革”覆辙;而一味强调秩序稳定则可能放弃任何政治改革的勇气而停滞不前。因此,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权利与秩序的关系是我们必须科学加以对待的重大事项,需要在理论上深度研究,实践上谨慎从事。 当代政治哲学是探索政治制度规范系统良性运行和协同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根本理论。关于权利和秩序的关系,至少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各种流派都做了许多深度系统的探索,形成了林林总总的学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毫无疑问,以美国为首的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特别强调权利政治。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罗伯特·达尔的《民主及其批评者》、伊斯顿的《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罗尔斯的《正义论》等特别强调民主权利的参与是构成政治现代化程度的最主要指标。新保守主义如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则特别强调秩序政治。两者之间形成了较为尖锐的论争。权利和秩序的关系问题当然也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他们在深刻批判当年资产阶级关于自由人权、权利和法律秩序等一系列虚伪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过程中,深刻阐明了这些不过是资本化的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表达。 今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现实,深度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广泛开展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对话,批判其错误前提和本质内容,积极榨取其合理的思想因素,进而构建起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关于权利和秩序关系的中国话语,去积极影响和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进程,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论文正是立足于这一基点,展开了自己的研究。 本文共分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由六章组成。导言部分阐述了“权利”与“秩序”关系张力问题的由来,这一问题首先基于时代的挑战。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审慎地处理好保障权利、发扬民主与维护稳定、保持秩序之间的平衡。权利与秩序关系也是全球政治哲学、特别是西方政治哲学争论的焦点。当代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争论的焦点是权利与秩序,新自由主义注重个人权利的维护和实现,新保守主义以秩序为最高价值诉求,两者各执一端,像钟摆原理一样,新自由主义只关注个人权利,新保守主义只关注秩序,造成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在美国轮流执政,要么强调民主,要么强调秩序。如果只强调个人权利不顾秩序,实行民主,可能形成多数人的暴政;如果只注重秩序忽视个人权利,就会扼杀一切民主。能否让权利与秩序的钟摆由两极摆到中间,使权利与秩序保持平衡,这是本文所需解决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使之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政治哲学新思路;实践意义在于解决社会政治秩序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章论述西方政治哲学中权利与秩序冲突的演变,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古典自由主义注重自由,保守主义注重秩序,两者冲突的焦点在于在个人国家、理性传统、平等不平等、普遍性多样性、社会向善社会不可完善、自由秩序之间的对立;第二阶段是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之间的对立(20世纪40年代以前),两者冲突在于是新自由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主义保证个人自由权利,而新保守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义,认为应通过法治,限制国家权力,保证个人自由。新保守主义认为自发秩序才能保证个人自由,反对人为秩序在政治上实行集权,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思想高度统一,窒息个人自由。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冲突的焦点在于国家干预主义和法治之间的对立,是通过扩大国家权力还是限制国家权力保证个人自由;第三阶段,当代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对立。 第二章阐述新自由主义的权利至上的思想。首先阐述为何权利具有优先性,权利优先性的内涵,权利优先性的表现:内部是自由优先于平等,外部表现是权利优先于功利、权力和善;其次阐述权利优先性在制度上的实现;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的权利思想。 第三章阐述新保守主义的秩序至上的思想。本章首先阐述新保守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权利优先思想的批判,认为新自由主义过分注重个人权利,忽视秩序,造成政治秩序的不稳定;新保守主义主张秩序至上,认为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本章重点以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为例,分析新保守主义的秩序政治观。新保守主义者亨廷顿认为政治秩序的稳定取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平衡。当政治参与扩大时,未相应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必然产生政治不稳定。为了维护稳定的政治秩序,主张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新保守主义秩序至上的观点。 第四章分析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产生分歧的根源:对自由的理解不同;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原则不同;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上,侧重点不同;对民主的态度不同;在权利与秩序何者具有优先性上,观点不同。 第五章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立场上,批判新自由主义坚持个人权利至上和新保守主义坚持秩序至上的观点,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的权利思想建立在对资产阶级权利批判的基础之上,揭示了资产阶级权利的虚伪性和阶级本质,论述马克思的权利思想,阐述其理论前提,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和内容;阐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秩序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以及如何建立共产主义秩序;最后阐述了马克思的权利与秩序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权利是秩序的主体基础;秩序是主体权利的宏观实现形式和保障体系;权利与秩序的辩证发展的关系;秩序的进步与包容权利的空间发展两者一致的原则。 第六章阐述了批判地榨取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新自由主义坚持权利至上,注重民主的参与度,根本忽略新保守主义关于秩序规约和容纳度思想的合理因素;新保守主义坚持秩序至上,注重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维持稳定的政治秩序,却往往以忽略和压制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为代价。新保守主义注重秩序、新自由主义强调权利,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要榨取其合理资源,将两者结合起来,保持权利与秩序的平衡,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注重扩大政治参与,让广大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加强制度对民主的容纳度。正确处理好权利与秩序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
本文编号:2761959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星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江汉论坛;1997年04期
2 任平;;论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J];江海学刊;2011年02期
3 龚群;诺齐克与罗尔斯比较:一种个人权利论[J];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4 赵秋梧;“文明冲突论”: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意识形态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方世南;全球化态势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龚群;论罗尔斯的两种自由理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 黄文艺;;权利政治的语义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邱国成;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变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伟涛;权利的优先性[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1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6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