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体
发布时间:2020-07-22 05:45
【摘要】: 从政治哲学的视野来看,政体是一个系统结构,它主要包括主体、客体、价值和制度等要素。政体的主体是指政体中的个人和各种组织;政体的客体是指政体的对象也即政治权力:政体的价值是政体追求的目标;作为政体的一个要素的制度,是一种狭义上的制度,主要指规则。制度通过配置政治权力来实现政体的价值,体现为规范机构及其之间关系的规则。制度是政体的载体和实体部分。利益在政体结构中居于最深层的地位,是政体的出发点与归宿。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体,就是追求一定价值、调整一定政治权力关系从而实现和维护一定利益的一种政治制度。 论文界定了政体和政体价值,分析了政体的结构,考察了政体演化的历史进程,探讨了政体研究的理论进路,阐述了政体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了政体价值的功能与实现机制,提出了政体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政体结构中,包括主体、客体、价值和制度四个要素。价值为制度提供价值定位和观念前提,制度则为价值的实现提供载体和保障。政体的研究有两大理论进路:演进主义和建构主义。政体的主要价值有:善、中庸、共和、正义、自由、民主、善治、责任等。政体的改革和发展有一系列原则:人民主权与法治宪政相统一,善政与善治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建构与演进相统一。中国政体改革的基本途径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完善现有政治制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建设先进政治文化。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普遍和特殊相统一,分析和综合相统一,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统一等方法对政体问题进行研究。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界定了政治哲学视野中政体、政体价值的概念,阐明了政体的结构,论述了价值的排序,分析了当代政体改革的主要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当代中国政体改革的基本途径,从哲学角度初步搭建了一个政体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对政体和政体价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政体的结构,探讨了政体系统中主体、客体、价值和制度等要素,并论述了它 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考察了政体演化的历史进程。首先考察了古希腊罗马 政体;接下来考察了美国政体的原则、美国政体的内容。然后考察了前苏联的 苏维埃制度、党的领导体制、国家领导体制、国家结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体的形成和演变、指导思想、制度来源和内容。最后,探讨了政体的基本类 型,并对政体进行了比较。第三章,分析了政体研究的两大理论进路:演进主 义和建构主义。对苏格兰启蒙思想、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观念、道家的 “自然无为”理念等演进主义的理路,以及古代的建构主义理路和卢梭的建构 主义思想,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比较了两大理论进路的优长与不足,论述 了马克思主义政体观是对建构主义和演进主义的超越。第四章,阐释了政体的 基本价值取向。分别考察了“善”、“中庸”、共和、正义、自由、民主、善治、 责任等主要价值。第五章,研究了政体价值的功能与实现机制。一方面,政体 价值观是政体的深层结构,政体价值观对政体具有定位、引导、巩固与支撑作 用。另一方面,政体是政体价值的实现路径和强化机制。最后,论述了价值、 利益与制度、秩序的联系。分别考察了新制度主义的制度价值论、价值、制度 和秩序的关系以及价值、制度和利益的关系。第六章,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当 代政体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分析了全球化对政体发展的影响;其次,探讨了 政体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再次,阐述了政体改革的原则与方法;最后,提 出了当代中国政体改革的基本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0
本文编号:2765404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睿;中国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实现党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2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姚萍;社会契约论探源——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之比较分析[J];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4 章权才;中庸之道与《中庸》学[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宫敬才;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概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徐国利;宪政概念考源与辨析[J];河北法学;2005年06期
7 庞华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王晓青,徐景星;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2期
9 赵金山,杜永明,王彦坤;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J];河北学刊;2004年01期
10 徐鹤森;;试论苏格兰启蒙运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765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6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