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看中国学者的正义观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洪澜;从《独立宣言》看美国文化[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胡义成,王雷;马恩对空想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改造[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 胡宝留;论全球化过程中的自由与平等[J];学术月刊;2001年03期
4 冯庆福;杜威的社会民主观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孙爱东;在自由与平等之间——析美国新自由主义的论争[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6 范春莹;试论经济分析法学的正义观[J];山东经济;2002年01期
7 赵艳玲;现代“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中的个体主体自由[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屈广清,周后春;WTO与中国民法理念之发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谢姝玮;论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沉思;西方人权思想的确立[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穆;;对“绿色校园”理念的定位及教育环境创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郭琦;;反叛的精灵 自由的化身——评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顾文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初探[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杜学礼;刘永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如何运用心理契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傅林;;权力的制衡与积极的自由——美国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李忠英;;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董艺;;论《娜嘉》中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蒋丽;;闲谈法国人——法国人的社会文化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段娟;;自由和生命,究竟哪个更重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卢翊群;;让爱贯穿班级工作的始终[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封耕;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2 李义平;关键是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N];经济日报;2000年
3 郭梓林;对等下的平等与平等下的对等[N];证券时报;2002年
4 刘效仁;给农民工平等的培训权[N];经理日报;2002年
5 陆扬(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借助媒介与上帝谈平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私企进出口渴望平等[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郑杭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以平等取向为主到以公平取向为主[N];辽宁日报;2001年
8 陬人;应平等分享教育资源[N];中国商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惜纯;谁侵害了他的平等求学权[N];中国质量报;2002年
10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钱应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N];青海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3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香;边缘的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钟虹滨;自由与创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湛卫清;人权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可可;论权力运行透明化的民主基础[D];湖南大学;2009年
2 张正岩;在民主中维护自由[D];吉林大学;2005年
3 周映虹;人性与极权主义的冲突[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张怡;论赛博空间中的正义[D];东华大学;2007年
5 王志峰;西方公民理念的源流与变迁[D];苏州大学;2005年
6 赵世龙;马克思的正义观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树韧;论受教育权的平等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8 郭彩华;平等·互动·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孟维生;论有条件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沙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7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6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