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共同体的“调和政治论”
发布时间:2020-09-16 11:40
《再生》及其同人对政党与国家、自由与效率和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问题探讨,更多地倾向于"调和"色彩,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理论流派的思想特色。《再生》及其同人批驳了国民党训政理论,提出了政党不能吞没国家;谋求进步与效率,不能以牺牲公平和自由为代价;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在中国应同时并进,不可有所偏废,依据中国国情,走一条中间政治路线。
本文编号:2819812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志强;;罗隆基与人权论战[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桑兵;庚子勤王前后的岑春煊与保皇会[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3 杨会清;试论罗隆基的法治思想[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万磊;;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调和型自由主义”——以20世纪30年代的“再生派”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菲;章士钊政治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9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81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