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仁与万物互联:如何建构新天下主义的理论地基
发布时间:2021-03-24 06:13
关联性思维是"天下"建构的哲学基础。在古代中国,以"阴阳"为核心的关联性思维引申出矛盾、相依、互含、交感、互补、转化、显隐七个层面;而"仁"的思想实现了对天下之关联性的实践。基于此,孔子的"天下归仁"命题,为反思霸权主义,构建具有普遍兼容性和共生性的世界体系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考角度。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阴阳:关联性思维的核心所在
天下:关联性思维视域下的构建
天下归仁:对于天下之关联性的真知
霸道暴政:否弃关联性思维的表征
(一)霸道暴政以个体性思维为基础,没有把握天下的关联性关系
(二)霸道暴政建基于个体理性基础之上,忽略了公共利益
(三)霸道暴政以暴力为主要手段,导致了天下纷争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下”与“国家”——论历史维度中儒家政治思想形塑的两个向度[J]. 杨肇中. 政治思想史. 2018(02)
[2]贾谊的“过秦”论及其“六经”思想基础[J]. 汪高鑫. 求是学刊. 2018(03)
[3]天下究竟是什么?——兼回应塞尔瓦托·巴博纳斯的“美式天下”[J]. 赵汀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1)
[4]论先秦儒家“平天下”的二律背反[J]. 马兰兰,李振纲. 理论月刊. 2016(10)
[5]“天下”的观念:从古代到现代[J]. 梁治平. 清华法学. 2016(05)
[6]理解夫子之仁——论孔子仁学思想的三重视角[J]. 黄有年,谢阳举. 孔子研究. 2016(04)
[7]天下秩序的未来性[J]. 赵汀阳. 探索与争鸣. 2015(11)
[8]论商鞅、韩非的国家思想及“法”理念——兼论商、韩法家理论的结构性缺陷[J]. 李禹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仁学本体论[J]. 陈来. 文史哲. 2014(04)
[10]“生生”、“感通”、“偕行”——《易传》的天人共生哲学[J]. 王雅. 周易研究. 2010(03)
本文编号:3097219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阴阳:关联性思维的核心所在
天下:关联性思维视域下的构建
天下归仁:对于天下之关联性的真知
霸道暴政:否弃关联性思维的表征
(一)霸道暴政以个体性思维为基础,没有把握天下的关联性关系
(二)霸道暴政建基于个体理性基础之上,忽略了公共利益
(三)霸道暴政以暴力为主要手段,导致了天下纷争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下”与“国家”——论历史维度中儒家政治思想形塑的两个向度[J]. 杨肇中. 政治思想史. 2018(02)
[2]贾谊的“过秦”论及其“六经”思想基础[J]. 汪高鑫. 求是学刊. 2018(03)
[3]天下究竟是什么?——兼回应塞尔瓦托·巴博纳斯的“美式天下”[J]. 赵汀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1)
[4]论先秦儒家“平天下”的二律背反[J]. 马兰兰,李振纲. 理论月刊. 2016(10)
[5]“天下”的观念:从古代到现代[J]. 梁治平. 清华法学. 2016(05)
[6]理解夫子之仁——论孔子仁学思想的三重视角[J]. 黄有年,谢阳举. 孔子研究. 2016(04)
[7]天下秩序的未来性[J]. 赵汀阳. 探索与争鸣. 2015(11)
[8]论商鞅、韩非的国家思想及“法”理念——兼论商、韩法家理论的结构性缺陷[J]. 李禹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仁学本体论[J]. 陈来. 文史哲. 2014(04)
[10]“生生”、“感通”、“偕行”——《易传》的天人共生哲学[J]. 王雅. 周易研究. 2010(03)
本文编号:3097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09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