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律官”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0:49
孔子以个人政治自觉激发士阶层整体的政治自觉,以周礼为基础建构新的政治伦理秩序,对官员的政治活动进行道德他律。孔子律官实践可分为三种:道德言语评判对官员及其政治活动作了价值批判与意义澄清;道德行为实践是孔子伦理救世的政治努力;人格精神影响是指后世以孔子为社会楷模、为政榜样。此三者,在不同层面给官员及其政治活动制定了一套政治道德规范和政治伦理秩序,给当时的社会转型注入了精神道德力量与伦理价值向度,可能为当下监督制度建设提供某种启示。
【文章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道德言论评判———“言得其要, 理足可传”
二、道德行为实践———“拯厄除难, 功济于时”
三、人格精神影响———“创制垂法, 博施济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威仪、身体与性命——儒家身心一体的威仪观及其中道超越[J]. 赵法生. 齐鲁学刊. 2018(02)
[2]仁道、仁人、仁政——孔子仁学的三重意涵[J]. 杜云,杨明. 伦理学研究. 2017(01)
[3]听其言能否观其德——孔子德与言关系新探[J]. 陈力祥,余佳润. 求索. 2013(12)
[4]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及其伦理[J]. 龚群. 孔子研究. 2001(06)
本文编号:3389411
【文章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道德言论评判———“言得其要, 理足可传”
二、道德行为实践———“拯厄除难, 功济于时”
三、人格精神影响———“创制垂法, 博施济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威仪、身体与性命——儒家身心一体的威仪观及其中道超越[J]. 赵法生. 齐鲁学刊. 2018(02)
[2]仁道、仁人、仁政——孔子仁学的三重意涵[J]. 杜云,杨明. 伦理学研究. 2017(01)
[3]听其言能否观其德——孔子德与言关系新探[J]. 陈力祥,余佳润. 求索. 2013(12)
[4]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及其伦理[J]. 龚群. 孔子研究. 2001(06)
本文编号:3389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8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