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
发布时间:2021-09-08 10:10
在当代社会,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盛行,自由主义民主作为一套政治性理念,在理论界独占话语权,同时在建制化方面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自由主义民主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给民主政治实践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弊端和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政治学界的反思。社群主义、协商主义、参与式民主等理论纷纷对自由主义民主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其中本杰明·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因其鲜明的特征,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巴伯称自由主义民主为弱势民主,他认为弱势民主在理论构建、认识论及对人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弱势民主更多地关注促进个人自由,而不是保障公共正义;关注增进利益,而不是发现善。它将人们安全隔离开来,而不是使他们聚合在一起,这样,弱势民主无法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巴伯提出的改革方案是强势民主,强势民主作为当代的一种参与式民主理论,它从古典共和主义汲取营养,从社群主义、协商主义及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中吸取了合理因素,以扩大人民对政治的参与为核心,以“公民”、“参与”等理念为特征,从哲学的层面和政治的层面弥补和修正了弱势民主的缺陷。强势民主希望通过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人们对政治的责任感,弱化人...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强势民主理论的来源
(一) 现实背景
(二) 理论背景
二、处于困境中的弱势民主
(一) 弱势民主的含义和特征
(二) 弱势民主的缺陷
三、比较视野中的强势民主
(一) 强势民主的含义与特征
(二) 强势民主对弱势民主的修正与弥补
(三) 重新审视强势民主
四、强势民主的地位及贡献
(一)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 强势民主对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商民主的复兴: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J]. 王洪树. 求实. 2007(03)
[2]“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J]. 吴兴唐. 当代世界. 2007(03)
[3]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J]. 燕继荣.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6)
[4]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查[J]. 刘训练. 学海. 2006(05)
[5]代议制的理论预设与实践困境[J]. 魏淑艳,王颖.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6]公民参与的深度扩展: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J]. 李斌. 理论与改革. 2005(05)
[7]共和主义与公民参与——评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中关于共和主义的评述[J]. 曾纪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8]“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危害[J]. 杨斌. 探索. 2005(04)
[9]国内外关于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研究述评[J]. 周湘莲,梁建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10]试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J]. 何霜梅,胡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390600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强势民主理论的来源
(一) 现实背景
(二) 理论背景
二、处于困境中的弱势民主
(一) 弱势民主的含义和特征
(二) 弱势民主的缺陷
三、比较视野中的强势民主
(一) 强势民主的含义与特征
(二) 强势民主对弱势民主的修正与弥补
(三) 重新审视强势民主
四、强势民主的地位及贡献
(一)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 强势民主对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商民主的复兴: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J]. 王洪树. 求实. 2007(03)
[2]“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J]. 吴兴唐. 当代世界. 2007(03)
[3]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J]. 燕继荣.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6)
[4]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查[J]. 刘训练. 学海. 2006(05)
[5]代议制的理论预设与实践困境[J]. 魏淑艳,王颖.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6]公民参与的深度扩展: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J]. 李斌. 理论与改革. 2005(05)
[7]共和主义与公民参与——评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中关于共和主义的评述[J]. 曾纪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8]“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危害[J]. 杨斌. 探索. 2005(04)
[9]国内外关于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研究述评[J]. 周湘莲,梁建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10]试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J]. 何霜梅,胡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390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9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