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我国近代舆情概念的使用及其思想内涵的历史嬗变

发布时间:2021-09-08 13:39
  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在公民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影响下,舆情概念的使用出现了新的变化,舆情的主体由臣民转化为公民,舆情的客体由以皇权为核心的朝廷演变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统治者。这造成近代舆情空间的变化,并对近代舆情概念及思想内涵产生深远影响,救亡图存成为近代舆情表达的主旋律。近代报刊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感知外部世界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影响了人们对各种社会事件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舆情的发展方向,成为舆论监督的工具和近代舆情表达的重要载体,并起到放大舆情效应的作用。同时,相对于古代舆情思想被动表达来说,近代舆情开始采用问卷的形式主动收集舆情信息,这是近代舆情表达形式与古代舆情表达形式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近代舆情思想内涵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古代臣民意识之下的舆情概念及其思想内涵
    1. 我国古代舆情概念的使用情况
    2. 古代舆情使用的特点
    3. 古代舆情的基本含义及其代表性思想
二、近代公民意识之下的“舆情”思想内涵
    1. 公民意识觉醒,并逐渐取代臣民意识
    2. 开国会、立宪法,促进近代舆情思想内涵变化
    3. 辛亥革命前后民主共和成为主流舆情思想
    4. 保护公民权成为官方施政的重要纲领
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之下的舆情思想
    1. 民族国家形成使近代舆情客体演变成国家统治者
    2. 民族国家形成使近代舆情空间发生重要变化
    3.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舆情表达的主旋律
四、公共舆论之下的近代舆情
    1. 近代报刊促进公共舆论的形成
    2. 公共舆论的形成使舆情的载体和表达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3. 近代舆论与舆情的相互转化成为常态
五、民意测验之下的近代舆情
    1. 开始用民意测验方式主动收集舆情信息
    2. 近代民意测验的主要类型
    3. 主动收集舆情是近代舆情内涵变化的重要特征
六、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的“僭民政治”[J]. 冯筱才.  近代史研究. 2014(01)
[2]中国特色舆情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论略[J]. 王来华.  南京社会科学. 2014(01)
[3]民国时期民意研究综述——基于民国期刊文献(1914~1949)的分析[J]. 范红芝.  新闻春秋. 2013(02)
[4]近代报刊与民间“意见领袖”的崛起——从传播学的角度试论[J]. 雷晓彤.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4)
[5]“舆论监督”的历史解读[J]. 邓绍根.  新闻与写作. 2009(03)
[6]中国舆情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本质——兼论与西方古典民主思想的比较[J]. 林竹.  社科纵横. 2005(04)
[7]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 许纪霖.  史林. 2003(02)
[8]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J]. 姚琦.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6)
[9]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J].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1991(04)
[10]代拟浙人国会请愿书[J].   浙江档案. 1991(01)



本文编号:3390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90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