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我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对儒家井田制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1-09-30 09:53
  井田制既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儒家不断阐释的理想制度。清代经学家崔述较为完备地论述了儒家井田制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圣人之法、先王之制和后儒之论三部分。近代以来,思想界不断对井田制进行重构。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井田制是孔孟托古改制的创作,也是未来大同社会的主要制度。20世纪初,梁启超、孙中山、江亢虎等都认同井田制即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胡汉民等将井田制看作原始共产社会,胡适则认为井田制是乌托邦理想。20世纪30年代以后,蔡和森、郭沫若、吕振羽等马克思主义者将井田制看作决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近代思想界对井田制的重构过程,可以说是对其儒学内涵的消解过程和对其共产主义内涵的再发现过程。作为历史记忆,井田制也是近代思想家建构国家观念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儒家井田制的传统内涵及其近代延展
二、革命和改良语境下对井田制的重构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重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流变[J]. 陈峰.  近代史研究. 2018(05)



本文编号:3415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15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