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的贤能政治论及其政制史研究的典范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14 23:04
钱穆先生针对中国近代以来主流学界的"专制政治论"展开了从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诸多层面的反驳与论证,其中的政治学论述集中于作为政制史研究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及作为宪制时评集的《政学私言》,其基本目标在于建构一种有别于又可适当兼容西方民主政治的贤能政治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展现了钱穆对一种类似于剑桥学派之"历史情境主义"的方法论自觉,通过区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以及确立政制研究的"七步法"而典范体现于该著作关于汉、唐、宋、明、清的政制个案研究,得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非专制论",并对中国新政治的建构提出若干建议。《政学私言》代表了1945年前后民国制宪过程中相对缺席之儒家立场,从传统政治论角度对五权宪法给予肯定和支持,并从宪制的多重制度层面提出契合于传统政治原理的意见和方案。钱穆的贤能政治学对中国当代政治学及政治制度研究产生了某种典范影响,贝淡宁的"贤能政治论"以社会科学方法推进了钱穆政治学基本命题的当代展开。中国传统政治对当代政治乃至于全球治理的可能贡献,恰恰在于在一个"民主民粹化"的失序时代重建最低限度的"美德—贤能政治"。
【文章来源】:天府新论. 2019,(06)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中国政治属性之辩
二、钱穆政治学的方法论:历史情境主义
三、钱穆政治学的典型研究:对象与结论
四、钱穆的制宪论述与孙中山五权宪法之辨正
五、钱穆的影响及贤能政治的当代化
(一)民主放纵与僭政威胁
(二)主权在民与治权在贤
(三)民主遭遇全球化
六、结语:展望新政治文明
本文编号:3436977
【文章来源】:天府新论. 2019,(06)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中国政治属性之辩
二、钱穆政治学的方法论:历史情境主义
三、钱穆政治学的典型研究:对象与结论
四、钱穆的制宪论述与孙中山五权宪法之辨正
五、钱穆的影响及贤能政治的当代化
(一)民主放纵与僭政威胁
(二)主权在民与治权在贤
(三)民主遭遇全球化
六、结语:展望新政治文明
本文编号:3436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3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