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及其时代意蕴
发布时间:2022-01-07 12:25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绿色运动中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从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所蕴含的生态矛盾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扩张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代之以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都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并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这股社会思潮被西方左翼理论家视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希望。本文运用理论研究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及其在绿色运动中的发展演进过程,为阐述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作铺垫;然后以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整体批判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深刻反思为基础,对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的理论主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都和谐发展的社会,同时,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实...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和演进
2.1 生态社会主义兴起的缘由
2.1.1 全球生态危机的凸显
2.1.2 传统社会主义忽视生态问题
2.1.3 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
2.1.4 生态理论的吸收与整合
2.2 生态社会主义在绿色运动中的演进
2.2.1 “绿色”的兴起阶段
2.2.2 “红绿交融”的转折阶段
2.2.3 “红色”的独立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
3.1 构建未来社会理论的动因
3.1.1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
3.1.2 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
3.2 生态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3.2.1 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3.2.2 未来社会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
3.2.3 未来社会是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社会
3.3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的实现
3.3.1 知识分子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3.2 工人阶级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3.3.3 “非暴力”是社会变革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价值及时代意蕴
4.1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价值与缺陷
4.1.1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价值
4.1.2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缺陷
4.2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时代意蕴
4.2.1 对中国和谐经济建设的意义
4.2.2 对中国和谐政治建设的意义
4.2.3 对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构建人际关系和谐[J]. 景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2]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J]. 孙学峰. 教学与研究. 2007(11)
[3]培育公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J]. 钟民援,王冠群. 学习与探索. 2007(06)
[4]性别和谐与社会和谐[J]. 周丽丽. 贵州社会科学. 2007(10)
[5]从苏东剧变的教训看我国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J]. 王娟.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2)
[6]论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J]. 任中平. 云南社会科学. 2007(03)
[7]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辩证思考[J]. 盛国军. 学术交流. 2007(05)
[8]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从人口性别比失衡谈起[J]. 俞萍.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2)
[9]习近平: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越和谐[J]. 党政干部文摘. 2006(11)
[10]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及其时代意义[J]. 刘晓芳. 学术交流. 2006(10)
硕士论文
[1]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启示[D]. 熊剑龙.厦门大学 2006
[2]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启示[D]. 单小桐.东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7454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和演进
2.1 生态社会主义兴起的缘由
2.1.1 全球生态危机的凸显
2.1.2 传统社会主义忽视生态问题
2.1.3 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
2.1.4 生态理论的吸收与整合
2.2 生态社会主义在绿色运动中的演进
2.2.1 “绿色”的兴起阶段
2.2.2 “红绿交融”的转折阶段
2.2.3 “红色”的独立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
3.1 构建未来社会理论的动因
3.1.1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
3.1.2 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
3.2 生态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3.2.1 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3.2.2 未来社会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
3.2.3 未来社会是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社会
3.3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的实现
3.3.1 知识分子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3.2 工人阶级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3.3.3 “非暴力”是社会变革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价值及时代意蕴
4.1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价值与缺陷
4.1.1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价值
4.1.2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缺陷
4.2 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时代意蕴
4.2.1 对中国和谐经济建设的意义
4.2.2 对中国和谐政治建设的意义
4.2.3 对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构建人际关系和谐[J]. 景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2]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J]. 孙学峰. 教学与研究. 2007(11)
[3]培育公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J]. 钟民援,王冠群. 学习与探索. 2007(06)
[4]性别和谐与社会和谐[J]. 周丽丽. 贵州社会科学. 2007(10)
[5]从苏东剧变的教训看我国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J]. 王娟.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2)
[6]论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J]. 任中平. 云南社会科学. 2007(03)
[7]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辩证思考[J]. 盛国军. 学术交流. 2007(05)
[8]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从人口性别比失衡谈起[J]. 俞萍.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2)
[9]习近平: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越和谐[J]. 党政干部文摘. 2006(11)
[10]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及其时代意义[J]. 刘晓芳. 学术交流. 2006(10)
硕士论文
[1]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启示[D]. 熊剑龙.厦门大学 2006
[2]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启示[D]. 单小桐.东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74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7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