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孟、荀“天下”思想的“主体”审思——从当代“天下主义”论争说起

发布时间:2024-11-02 00:22
   当代"天下主义"的论争可分为"内圣"派与"外王"派。"内圣"派主张以心性为发用,建构"天下主义"制度;"外王"派强调回归王道,以古代礼制文明为"天下主义"的制度参照。两派的思想之争可溯源到先秦时期孟子心性之学和荀子礼制之学的分歧。孟子的"天下"思想以"民贵君轻"为基础,其"主体"是"天民";荀子的"天下"思想以"礼三本说"为核心,其"主体"是"礼制"。孔子"天下"思想的"主体"是"君子",他所奠定的"仁内礼外"的思想雏形,直接影响了孟子和荀子"天下"思想"主体"的阐发。孔、孟、荀"天下"思想的"主体"是当代政治哲学的"精英"、"公民"与"制度",最严格也是最完美的政治公正标准应当是:一个制度是合法的,当且仅当它是多数人都同意的制度,并且多数人中至少包含了多数精英。孔、孟、荀在先秦时期所奠定的"天下"思想的"主体"之别开启了当代"天下主义"的论争,也内涵着化解"天下主义"论争的思想资源。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内圣”与“外王”:当代“天下主义”论争与分歧
二、“天民”与“礼制”:孟、荀“天下”思想的“主体”之别
    (一)孟子“天下”思想的“主体”
    (二)荀子的“礼三本”所揭示的“天下”“主体”
三、君子:孔子对“天下”思想的“主体”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08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008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